“小胖墩”如何瘦身?作息规律很重要!
孩子们学业压力大
家长们都想着法子补充营养
却常常忽略了一个更基础、更重要的环节
睡眠
充足的睡眠不是懒惰
而是身体在进行至关重要的修复和调节工作
其中就包括体重管理
一、为什么好好睡觉,
可以帮助“小胖墩”瘦下来呢?
这背后的奥秘主要在于两种关键的激素:瘦素和饥饿素。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身体内部的“刹车”和“油门”。【妇幼健康科普】
1. 瘦素:负责“饱腹”的信号灯
瘦素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它的任务是向大脑(下丘脑)发出信号:“报告大脑,能量储备充足,不需要再吃了!”
• 睡眠不足的影响: 当你熬夜或者睡眠不足时,身体内的瘦素水平会显著下降。大脑接收不到“吃饱了”的信号,就会一直觉得“我还饿,我还需要能量”,从而驱使你不断地寻找食物,尤其是高热量、高碳水的食物。
2. 饥饿素:负责“饥饿”的号角
饥饿素主要由胃部分泌,它的作用与瘦素相反,它会大声告诉大脑:“喂!能量不足了,快去找吃的!”
• 睡眠不足的影响: 睡眠不足会导致饥饿素水平急剧升高。这意味着,即使你的身体并不真的需要那么多能量,你的食欲也会被空前地激发起来。
简单来说:
睡得好 = 瘦素高(饱腹感强)+ 饥饿素低(饥饿感弱) = 自然吃得少
睡得差 = 瘦素低(饱腹感弱)+ 饥饿素高(饥饿感强) = 总想吃东西
二、睡眠不足带来的其他肥胖风险
除了激素的直接作用,睡眠不足还会从其他方面导致体重增加:
1.更偏爱垃圾食品;
2.降低基础代谢;
3.皮质醇水平升高;
睡眠不足是一种压力,会让身体分泌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促进脂肪堆积,尤其容易形成向心性肥胖(肚子变大)。
三、给“小胖墩”和家长
的“睡出好身材”行动指导
1. 保证睡眠时长: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每天睡足10-13小时;小学生(6-12岁):每天睡足9-12小时;中学生(13-17岁):每天睡足8-10小时。
2. 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保持相近的上床和起床时间。这有助于稳定身体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3. 创造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使用遮光窗帘,确保房间足够暗,促进褪黑素(另一种助眠的激素)的分泌;移除卧室里的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
4. 睡前的“数字宵禁”:睡前至少1小时,远离手机、平板和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扰乱睡眠。
5. 避免睡前大餐和兴奋剂:晚餐不要吃得太晚太饱,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茶、咖啡);睡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富含的色氨酸有助于睡眠。
6. 放松的睡前仪式:睡前一小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比如洗个热水澡、看会儿纸质书、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简单的拉伸。
这里的【儿童体重管理门诊】,可提供肥胖儿童个性化食谱+运动处方、营养素补充建议、专业的体重评估(饮食结构评估+血生化检测+人体体成分分析),人体成分检测—可帮您辨别孩子属于“肌肉型肥胖”还是“脂肪型肥胖”,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体重管理方案,助力孩子科学健康减重!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营养内分泌代谢中心致力与多学科协作,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营养内分泌代谢中心业务介绍
营养内分泌代谢中心(临床营养科)是由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组成的临床科室,其业务范围:对门诊就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评估、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的解读及临床检查等,同时参与其他科室会诊(外科四级手术前常规会诊)。
制定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包括各种治疗膳食(如糖尿病膳食、低蛋白膳食、低嘌呤膳食、遗传代谢病的特殊饮食等)、肠内营养(鼻胃/肠管、胃/空肠造瘘管)和肠外营养(计算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液体、电解质、维生素等需要量,审核处方合理性,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遵从营养治疗五阶梯治疗方案。高度重视对危重症、围手术期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等特殊人群的营养支持和治疗,并对其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出院后进行营养随访。
【温馨提示】:儿童体成分检测地点--8号医技楼3层综合三诊区--儿童保健中心
【出诊时间】:
• 每周二上午~(儿童青少年减重门诊)
• 每周六全天、每周日上午~(儿童体重管理门诊)
【挂号信息如下】:
下一篇: 入秋做光子,赶紧抓住悄悄变美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