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一面锦旗背后的“生命救援”
近期,一面鲜艳的锦旗被送到了我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手中,红底金字上“以心为灯,照亮新生之路,以爱为盾,守护稚嫩生命”的字样熠熠生辉,背后却承载着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故事,也承载着我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与付出......
不久前,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小患者。宝宝出生前便被诊断出患有肠梗阻、肠穿孔及胎粪性腹膜炎。家长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我院多学科门诊,我院为北京市妇幼系统第一家开展新生儿外科治疗的医院,已有数十例新生儿手术的成功经验,遂从家乡来到我院寻求帮助。
病情复杂 多学科团队迅速组建
面对如此复杂且棘手的病情,我院迅速组建了由外科专家、麻醉医师、护理团队、产科、影像科等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小组,对宝宝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和讨论,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剖宫产手术当日,新生儿科团队提前准备好转运暖箱、呼吸支持设备,随时待命,“我们要确保孩子离开子宫后,立即进入救治流程,一分钟都不能耽误!"-新生儿科尉进茜主任强调。宝宝出生后Apgar评分良好,但新生儿医护团队没有丝毫松懈,迅速经专用通道将患儿转入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这里,医护人员对宝宝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评估,密切监测着宝宝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为了能给宝宝制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生后再次与外科专家讨论,并迅速完善术前检查。生后第二天,小儿外科团队为这个体重仅3kg的新生儿成功实施手术。然而,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护理和恢复同样充满挑战。
困难重重 精心护理守护生命之光
由于宝宝接受了肠道手术,需要进行造瘘,这对术后护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让宝宝能够顺利康复,新生儿科的护士们需要精心照料宝宝的造瘘口,每次排便后及时清理大便-消毒-涂药,每四小时一次进行造瘘口护理,有任何病情变化,及时联系外科医生进行外科会诊。
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宝宝一天天好转。终于,在术后4天,宝宝满足地喝上了第一口母乳。家长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术后9天,宝宝转入陪住病房。家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认真学习造瘘口护理知识,从造瘘袋的更换、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与护理,到如何观察造瘘口的异常情况,护士们进行示范、讲解及指导,直到家长在实践中熟练掌握。
为爱坚守 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经过12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宝宝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各项指标正常,体重稳步增长,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
出院当天,不善言辞的家长送来一面锦旗,这不仅是家长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最高赞誉,更是对整个团队医术和医德的充分肯定。
新生儿科成功完成此次外科手术,帮助家长掌握造瘘口护理知识,让宝宝顺利出院,这一过程诠释了医者“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未来,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篇: TAP阻滞麻醉 | 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