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 正文

孩子嘴里突然冒出“透明小水泡”?千万别戳破!口腔医生为您揭秘正确做法→

作者:时颖 2025-07-08 10:34:53 来源:口腔科 浏览次数:

20250708103546.jpg

  突然听到孩子这样喊,很多家长都会心头一紧。仔细一看,孩子下唇内侧果然有个半透明的小水泡,孩子还总忍不住用舌头去舔咬它。

  这种看似无害的"小水泡"其实大有来头!它叫黏液腺囊肿,是儿童口腔最常见的小麻烦之一。它如果被咬破之后里面有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流出,一段时间后容易再次形成小泡。虽然不痛不痒,但处理不当可能让孩子反复受罪。今天就来揭开它的真面目,教您用科学方法帮孩子摆脱这个"黏人精"!【妇幼健康科普】

  01 口腔内为什么长“怪泡泡”?

  外伤或咬伤是造成黏液腺囊肿最常见的原因。不小心咬到嘴唇,鱼刺、碎骨片等尖锐异物或锐利牙尖戳到黏膜等都会形成黏液腺囊肿。

  唾液腺导管堵塞:因炎症、结石或分泌液体黏性增大而阻塞,形成潴留性囊肿。

  不良习惯:频繁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也会形成黏液腺囊肿。

  02 家长朋友要谨记“怪泡”处理“三不要”

  一不要用针挑破!自行戳破容易发生感染。

  二不要故意咬破!只咬破小泡很容易复发。

  三不要过于焦虑!黏液腺囊肿多是良性病变。

  03 家长应该怎么做?

  遇到小的黏液腺囊肿不要惊慌,这是一种良性病变,可以先观察一个月看看会不会自行吸收。对于大的、影响进食或观察后未见明显吸收的黏液腺囊肿,需要考虑进行治疗。

  虽可选择注射硬化剂或低温冷冻治疗,但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在激光辅助下手术切除会出血少、疗效好、恢复快,复发率小,是现在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黏液腺囊肿虽是小问题,但科学处理非常重要。记住三个关键:勿自行刺破、找专业医生评估治疗方案、去除不良习惯。

下一篇: 科学防晒全攻略,解锁夏日健康透亮肌肤密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