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不能让听力损失影响孩子的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
2020年3月世界爱耳日的主题是:
“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Hearing for life:
don’t let hearing loss limit you.
耳朵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人体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听力发生障碍,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困扰,不言自明。
自我国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以来,语前聋已逐步减少,但孩子的听力发育还是比较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现新生儿听力筛查在生后72小时左右进行,主要采取的是耳声发射测听测试,未通过者在42天复查时进行耳声发射和自动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复筛,仍未通过者,在婴儿3月龄时进行听力诊断。
儿童听力障碍都有哪些?
在出生(或在语言发育前)即发生的听力问题被称为语前听力障碍,往往对孩子日后的语言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一种是在生长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听力下降,被称作语后听力障碍,这种听力障碍往往被家长忽略,一部分孩子会因发音不清就诊;有的会到学龄期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而就诊,在排除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检测听力。
在生长过程中影响孩子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因素有哪些?
头颅外伤
反复发作或持续性中耳炎发病3个月以上
使用耳毒性药物
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等)
儿童听力障碍如何进行分级?
26-40 dB HL 轻度听力障碍:表现为小声(或在嘈杂环境中)交谈困难
41-60 dB HL 中度听力障碍:表现为一般谈话困难
61-80dB HL 重度听力障碍:表现为大声困难
大于80dB HL 极重度听力障碍:表现为听不到
从以上分级中我们能看到,只有达到极重度听力障碍,才会感受不到声音,所以轻度的听力障碍往往被家长所忽视。
儿童听力障碍早期康复有哪些关键点呢?
①关键期。0-6岁的听力损伤儿童正处于语言及其他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获得的发展将是日后成长的基础,决定了他们的终身发展。对大部分听力损伤儿童来说,错过了这段黄金年龄阶段,错过了语言与其他相关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再想从听觉途径感知、接受信息,学习用语言作为基本交际手段与人进行交往,将会较为困难。
②康复教育。早期康复应当主要针对听力损伤程度在重度(90分贝)以下的学龄前儿童,通过对他们的特别干预和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听觉障碍,力争掌握从听觉途径感知接收外界信息的技能和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康复要注意把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和早期干预内容方法融为一体。教育对听力障碍儿童听力语言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③家长作用。听力障碍儿童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其成长具有直接、明显的影响。家长要为听力障碍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温暖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教师的教学,给予他们及时的辅导和强化训练;为其接受早期康复教育购置助听设备等。
所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后,仍需至少在6岁前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常规的听力筛查。在孩子出现磕碰、感染性疾病、感冒后儿童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必要时加查听力。
当然,在进行每年一次的听力筛查的同时,家长也应在家中观察儿童听力发育,不要让听力的下降影响孩子的学习及生活。
上一篇: 科教科“三举措” 落实新冠防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