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打喷嚏、流涕、鼻塞、眼睛痒......谨防春季花粉过敏

作者:孙雪梅 2025-03-04 18:22:01 来源:儿科 浏览次数:

  春天本应是尽情享受美好春光的时节,可对花粉过敏人群来说,却可能是一场 “噩梦” 的开始。

  花粉过敏也称花粉症,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过敏性疾病,是特应性体质的个体吸入或接触花粉引起。

  表现为:打喷嚏、流涕、鼻塞、眼睛痒、严重时甚至会呼吸困难。

  为此,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孙雪梅强调,别再等到过敏症状严重才行动,抢先治疗也是应对花粉症的重要方法。【妇幼健康科普】

  花粉过敏为何要抢先治疗呢?

  很多人认为,等花粉季过去,过敏症状自然就会消失,所以选择 “硬扛”。但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花粉过敏症状若长期不治疗,可能进一步引发气道的不可逆损伤,导致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加重,哮喘难以控制等情况。

  对已知有明确花粉过敏的患者,可以在花粉季节来临前2周开始预防性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鼻用抗组胺药、抗白三烯类药物,帮助鼻腔建立保护屏障,大大减轻过敏症状,就像提前给身体穿上 “防护服”,让花粉这个 “敌人” 难以入侵。

  春节花粉过敏原有哪些?

  花粉症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区性,并且易受某些气象因素的影响。致敏花粉均为气传花粉也称风媒花粉,这种花颜色不鲜艳,小而轻,花粉颗粒大小通常在15~75μm,极易在空气中飘散,当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大于100粒/m³时,即可引发花粉症患者的鼻炎症状。花粉随风而广泛分布,最远可传播600多千米,经远距离传播的花粉虽长时间暴露于大气中,但仍保留致敏性,使人们在无花粉播散地区致敏。不同地理区域的植物分布和花粉传播规律不同。在我国华北和华中地区,桦木花粉、柏树花粉和梧桐花粉是春季花粉症患者中最为常见的过敏原,夏秋季以蒿草、豚草、葎草为主要过敏原。

40.jpg

上图是北京常见致敏花粉花期表:

  了解这些花粉传播规律,我们就能提前做好准备,在花粉季到来前就开始进行治疗和预防。

  春季花粉过敏如何预防?

  1.在家关闭门窗、开净化器,或应用新风空气净化

  2.日出后两小时到下午4-5点前花粉浓度较高,减少外出

  3.出门戴口罩、防花粉眼镜,可应用"花粉阻隔剂"减少花粉颗粒吸入

  4.外出开车时关闭门窗

  5.回家换衣服、洗澡、清洗口鼻,避免花粉进一步进入体内.

  6.如果有条件,北方花粉飘散高峰期可以去南方短居。

  春季花粉过敏如何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喷激素、鼻喷抗组胺药等。对于伴发哮喘和/或花粉症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年,且有脱敏治疗条件的患者可以在医师的建议下尽早考虑免疫疗法。通过定期接触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逐渐使身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

  春季花粉过敏如何进行饮食调节?

  为缓解过敏症状,可多食用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D、锌、镁等物质的食品。相反,应尽量避免食用含有酒精、咖啡因等物质的食品,否则会加重过敏症状。

  医生提示:

  在花粉季节要尽量避免接触花粉过敏原,可以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浓度监测信息,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比较高的区域。出门除了要戴口罩之外,还可以佩戴带有硅胶保护套防过敏的眼镜。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尤其像哮喘的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含有沙丁胺醇或者福莫特罗这类急救药物的吸入药,避免在花粉季节出现严重的发作。

下一篇: 世界肥胖日 | 比肥胖更危险的“神经性厌食症”正在吞噬青少年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一、人员组成:  儿科目前拥有医护人员81名,其中医生54名,护士27名。  54名医生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27名,住院医师14名;博士1名,硕士生26名,本科28名;目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培训3人;另外,返聘人员5人。  27名护士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22名;本科学历21名,大专学历6名。  二、儿科综合简介:  儿科临床工作是以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多专业疾病为主要工作重点,如针对儿科季节性、流行性疾病及专业病的诊断与治疗,慢性疾病的诊疗、管理与教育,为本地区及周边区域的孩子们提供了便捷、高…

相关专家

姓名:孙雪梅 副主任医师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对儿科常见呼吸及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食物过敏等相关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出诊: 星期五 上午

简介:  200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  2011年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2012年曾作为顺义区儿科骨干医师在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