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最新辅食添加指南精华版来了!
2022年4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正式发布。该指南除了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以外,还专门设有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其中与儿童相关的有“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等。其中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对我们如何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做了详细的解释,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指南学习如何和给宝宝添加辅食。
对于7-24月龄的婴幼儿,母乳仍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不能满足其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在这阶段婴幼儿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的发育、感知觉和认知行为的发展,均需要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来体验各种食物,逐步适应并耐受多样的食物。
指南建议在这阶段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必须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首先,在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母乳喂养,7-9月龄,每天母乳量不低于600毫升,哺乳次数不少于4次;10-12月龄,每天母乳量约600毫升,母乳喂养4次;13-24月龄,幼儿母乳量500毫升,每天母乳喂养不超过4次。
婴儿满6月龄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过早添加辅食,意味着母乳喂养时间缩短,并且会增加儿童期和成人期肥胖风险,还有可能影响婴幼儿长期的进食行为;过晚添加辅食,增加婴幼儿能量及蛋白质、铁、锌、碘、维生素A等缺乏的风险,进而引起营养不良或营养缺乏性疾病,还有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适合婴幼儿的辅食应富含能量以及蛋白质、铁、锌、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未添加盐、糖及其他刺激性调味品。因此指南建议要及时引入多样化的食物,重视动物性食品的添加,建议第一口辅食可以选择肉泥、蛋黄、强化铁的米粉等,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
7-9月龄的婴儿,每天保持600毫升以上的奶量,并优先添加富铁食物,如肉类、蛋黄、强化铁的米粉等,逐渐达到每天至少1个蛋黄以及25克的禽鱼肉,谷物类不低于20克,蔬菜水果各25-100克,辅食质地应该从刚开始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小颗粒,比如烂面条、厚粥、肉末、碎菜等。
10-12月龄婴儿的每天应保持600毫升的奶量,保证摄入足量的动物性食品,每天1个全蛋或蛋黄以及25-75克的肉禽鱼,谷物类20-75克,蔬菜水果各25-100克。特别建议为这一阶段的婴儿准备一些便于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以鼓励宝宝尝试自喂,比如香蕉块、馒头,面包片、切片的水果蔬菜等。
13-24月龄幼儿每天维持500毫升奶量,每天1个鸡蛋以及50-75克肉禽鱼,每天50-100克的谷物类,蔬菜水果各50-150克,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建议作为配方奶补充,可以引入少量的鲜牛奶,酸奶,奶酪等。
指南建议在辅食添加过程中尽量少加糖盐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这样降低儿童期及成年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指南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在喂养过程中,父母或喂养者应及时感知婴幼儿发出的饥饿或者饱足的信号,并出恰当的喂养回应,决定开始或停止喂养。还应为婴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保持进餐环境安静愉快,避免电视玩具等对婴幼儿注意力的干扰,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指南还特别强调要注重饮食卫生和饮食安全,选择新鲜、优质、无污染的食物和清洁的水来制作辅食,制作辅食前须先洗手。制作辅食的餐具场所应保持清洁,辅食应煮熟、煮透,婴儿进食时一定要有人成人看护,以防进食意外。整粒的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指南最后强调要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成长。适度平稳,生长是婴幼儿最佳生长模式,每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来评估7-24月龄婴幼儿体格生长指标有助于判断其年龄状况,并根据体生长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营养和喂养。对于营养不足、超重、肥胖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婴幼儿应增加监测次数。
上一篇: 阳康后咳到漏尿,您的盆底还Hold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