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 正文

味道虽美不宜多食 端午节吃粽子有讲究

作者:赵文鑫 2019-06-05 16:34:46 来源:内科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190605163445.gif

  端午佳节,粽子飘香。吃粽子是我国沿袭了千百年的习俗,对于很多吃货朋友们来说,各种馅料的粽子总让人垂涎三尺。佳节与美食不可辜负,然而在医院里每次节假日前后内科门诊和病房里“节日病”的患者就会增多。端午将至,提醒广大市民:粽子虽美味,但吃起来有讲究,否则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QQ图片20190605163735.gif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由于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难消化,且缺乏膳食纤维,馅中含有过多的脂肪、盐和糖,一次性摄入过多,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QQ图片20190605163728.gif

  这些人群吃粽子应谨慎

  孕妇:糯米不容易消化,特别对于孕早期的准妈妈,肠胃比较弱,多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豆沙馅、肉馅、蛋黄馅等粽子脂肪多、糖分多、热量高,如果是超重、孕期高血压、高血糖的准妈妈最好忌口。

  老人和儿童:糯米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心血管病患者:现在粽子的品种繁多,常常会放入肉、海鲜等,从而让普通的糯米粽子成为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

  胃、肠道病患者:糯米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较长时间,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胀气等,使疾病加重。

  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糯米容易导致血糖升高,有的粽子还会添加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容易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QQ图片20190605163731.gif

  吃粽子的饮食禁忌

  未熟透的不可食用

  粽子需要长时间的蒸煮才会熟,未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且极难消化,对人的胃产生极大的负荷作用。

  早上不可食用

  早上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易导致空了一晚的肠胃不适。

  使用量需要控制

  一般的食物消化,从胃到肠需要停留6个小时,粽子的主材料是糯米,糯米是不易消化的食物,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也更长,多食易积食,破坏肠胃健康。其次粽子的纤维质不够,多食不利于肠胃蠕动,易造成便秘。

  食用速度不宜快

  粽子粘糯不易消化,食用太快易引起窒息,特别是对消化能力较弱的小孩和老人,食用粽子最好切小块,细嚼慢咽,佐以助消化的茶饮同食。

  加热透后再吃

  冷了的粽子需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粽子里的馅及糯米都较容易变质,一般能够放置4天左右,充分加热,能够避免发生食物中毒,而且,变凉的粽子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上一篇: 大龄妈妈生宝宝,要做到以下几点

下一篇: 孩子咳嗽当感冒 却被治成“咳坚强”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妇幼内科由门诊、急诊、病房、实验室组成。目前承担成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负责全院综合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牙科、眼科产科危重症会诊工作。尤其是产科围诊及围手术期会诊。床位数40张,全天全周节假日开放门急诊,日门急诊量约200-300人次。随着顺义妇儿老年保健院医院的蓬勃发展,内科实力日益壮大,引进三甲医院主任医师为科室负责人,逐渐成长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开展治疗项目齐全的综合型临床科室。  1.人员组成:医生17名,护士15名。其中外聘专家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