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降温法,这些妙招你get了吗?宝妈们速收藏!
“护士、护士,我家宝宝发烧了,可咋办呀?”急诊患儿家长焦虑的问着,作为新手宝爸宝妈面对宝宝发烧,倍感焦虑,不知如何帮助宝宝有效降温,今天急诊护理组李文楠将给大家讲一讲如何正确给宝宝有效降温。【妇幼健康科普】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发热是儿科就诊中的最常见急症,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例如外界环境、季节变化、天气变化、感冒、炎症性疾病、注射疫苗、服用药物均有可能造成小儿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
发热(fever)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巨噬细胞产生和释放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再经一些后继环节引起体温升高,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通常我们人体正常腋下体温是 36-37℃,早晨 3-6 点偏低,下午17-19 点稍高。
测量体温常用的几种方法:腋温、口温、肛温、耳温。不同的测量方法定义的范围也不一样,比较常用的是腋下温度测量。
当我们人体腋下体温为 37.3-38℃称为低热,38.1-39℃为中等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那宝宝发热后家长能做哪些呢?有哪些降温方式呢?
首先确定宝宝的体温,根据宝宝的体温选择正确的降温方式,同时积极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疾病。
通常降温方式分为两种: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2月龄儿童腋温≥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口服退热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38.5℃不是判断是否应用退热药的标准,如果发热对孩子作息、饮食及精神没有影响,可加强观察体温变化,不急着给退热药。
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可以在体温≥38℃时口服退烧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安全性高的口服解热镇痛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使用解热镇痛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宝宝年龄、体重选择正确的剂量、服用间隔时间,充分了解药物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禁忌症等,避免用药不当产生机体损害。
注意口服解热镇痛药后不宜再服用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
用药退热期间,应给患儿多喝水,以免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不推荐儿童使用的退热药有:赖氨匹林;阿司匹林(仅用于某些特殊疾病治疗;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2岁以下儿童慎用);双氯酸芬(14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12岁以下儿童禁用)。
2月龄以内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因此不宜使用药物退热,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物理降温的原理是根据物理学原理,热量由高热物体传入低热物体的原理设计的。一般是利用比正常人的体温低的物体、气体或固体等导热物质直接接触皮肤,通过蒸发、辐射、对流和传导等物理方式已达到人工散热的目的。
以下为生活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式:
一、环境降温
1.适当减少衣服和被子
持续高热期间,适当减少衣服和被子,配合身体正常散热,是退热的重要途径,如果强行捂着阻止散热,一旦体温骤升会引起热性惊厥。
2.适当调低室温
可以利用空调或开窗通风等形式使室温控制在25-26℃。
3.适量补充水分
喝水虽然不能直接帮你降低体温,但身体有充足的水分,在发热后期身体主动出汗时是比较有利的帮助身体更好的散热。
二、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可以促进血液流动、改善末梢循环,有利于散热,促进体温下降。
首先准备温水,水温控制在32~35℃为宜,室温控制在25-26℃,用蘸满温水的毛巾擦拭宝宝的头部、腋下、腹股沟、肘窝、腘窝等处,必要时可反复擦拭,退热效果更佳,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温水擦浴的不宜区域包括前胸、腹部和颈后,这些部位有心脏、胃肠等重要器官,且非常敏感,一旦给予不适宜的温度刺激,可能会引宝宝不适。
如宝宝全身发疹或凝血功能不好有出血倾向,禁用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结束后及时为宝宝擦干身体。
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面色是否红润、表情是否安静、精神状态情况,以及呼吸是否均匀。一旦出现异样,应立即停止温水擦浴,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三、冰袋降温
用小毛巾包裹冷冻过的瓶装矿泉水、酸奶、牛奶、冰袋、冰冰贴等敷在额头或枕在脑后,冷湿敷时间为 15 ~20 min。
还可以用小毛巾包裹冷冻过的瓶装款矿泉水、冰袋、水果(柿子、橙子)、冰贴等,在腘窝、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位置冰敷一下。注意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持续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以免发生冻伤。
需要注意的是手指、脚趾、会阴部、腹部、胸前部不可放置冰袋,以免出现冻伤或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
四、温水浴
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在 24-26°,水温控制在32~35℃为宜,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时间以5-10min 为宜,30min 后测体温。注意在温水浴期间家长的视线不能离开宝宝,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停止,并到就近医院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用药物或物理降温,都要平稳降温,以每小时降1℃为宜。对宝宝而言,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酒精和酒蒸发很快,降温功能确实很强,可对于宝宝而言,它们不仅会引发因体温骤降而导致的寒战、肌肤冰凉、虚脱、末梢循环变差,还可能会刺激娇嫩的皮肤,造成红肿、刺痛,甚至皮疹。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生病出现发热等症状,在就诊前能够给予宝宝科学、正确、有效的降温措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等待就诊过程中提高宝宝的舒适度,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能够有效避免因发热出现的其他并发症,以上几种降温方式您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