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就医指南 >>健康处方 >>精神心理 > 正文

亲子关系紧张怎么办,沟通技巧帮助改善

浏览次数: 发表日期:2024-06-26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成员,承载了很多家庭的期望和寄托。从孩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再到身心逐渐成长,孩子的心智水平、情绪变化、内心感受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很多家长出现了诸多疑惑,孩子小的时候亲子关系非常好,怎么孩子越来越大了之后感觉疏远了,有些家长认为可能是孩子的敏感时期导致的,大一些就会好了,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可能是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引起的,但是这些家挺可能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长与孩子沟通方式和教养方式的问题。

  下文我们将探讨一些方法帮助家长如何更好的很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希望能对存在问题的家庭一些启发。

  一. 倾听和理解

  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技巧,倾听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倾听和理解,家长可以更好地把握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例1

  当孩子回家抱怨说:“妈,我最近总是觉得上课没有劲头,每天起得早不说,回家还比较晚,心情很郁闷……。”父母打断称:“谁家的孩子不是这种生活方式,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吃得苦中苦,以后才……。”

  其实孩子后面的话想说:我想周末睡个懒觉,然后出去散散心,跟同学出去玩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孩子从出现身体疲惫、心情烦闷的状态想跟家长沟通交流,目的就是在周末想睡个懒觉,跟同学出去玩玩调整调整心情,但家长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潜在需求,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主观认为非常重要的学习问题上,并开始进行了长时间的思想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愿意再跟家长去沟通交流,因为双方的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

  二. 表达情感

  家长如果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情感。这样做有助于建立起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被尊重和理解。

  三. 避免批评和指责

  高情商的家长避免使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败、挫折、错误都是被允许的,家长应该以鼓励和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和思考。

  四. 创造沟通的机会

  家长会创造各种不同的沟通机会,以促进与孩子的交流。这可以包括一起做家务、共同参加活动、定期进行家庭会议等等。有些家长能够尊重和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且自己也跟孩子一起参与其中,这样就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亲近,互相之间的沟通的话题也更加丰富。通过这些机会,家长和孩子能够更多地接触彼此,并有更多的话题可谈。

  例2

  孩子回家对家长反馈说:“我这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家长的回应可能是:

  ◆ 不就一次考试吗,说明不了什么,下次努力就好了。

   平时就是知道玩,考试不理想知道着急了。

   我帮你找找原因,下回不在出错成绩就提高了。

   成绩不理想自己得找找原因,考后愁眉苦脸,考前干什么去了!

   以往考试挺好,这次没发挥,总结总结原因,不会的问问同学老师。

   这次成绩不理想,也有很多同学反馈是因为这次题比较难,不用放在心上。

  从上述的回应可以看出,有一些是带有批评和指责的言语,有一些没有顾及孩子的情感,使用了一些类比等方法,这些回应让孩子听起来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反而有一些是冰冷的言语,孩子听后的自我感受性肯定不好。

  我们可以学习一下以下的回应方式:

  看来这次成绩对你来讲非常重要,平时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能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表理解),看到你闷闷不乐的样子,我也感到很伤感(与之共情)。如果需要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的想法,什么原因影响了你(鼓励倾诉),我会陪你一起清除障碍(表支持),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度过这个难关。(鼓励)

  上述回应的方式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安抚,并且能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理解,家长可以学习上述的回应方式,即使不会一句话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可能使用几个技巧,让孩子听起来的感受也会不一样。

  五.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高情商的家长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意见和做决策的空间。这种尊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促进了积极的对话交流。

  例3

  当孩子提出一项特殊的课外活动时,家长可以说:“听起来这个活动很有趣,你想参加我们可以讨论一下需要做哪些准备,比如如何安排时间和预算。”通过这样的回应,家长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意见,并与他们一起制定计划。

  综上,家长可以通过倾听和理解、表达情感、避免批评和指责、创造沟通的机会以及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等方式,能够建立起与孩子良好的对话交流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家庭的和谐与亲密度。因此,我们做为家长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上一篇: 孩子哭泣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下一篇: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容忽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