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又超40℃!北京连日高温,小心热射病!

作者:唐智超 2023-07-06 14:57:40 来源:疾控科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30706145500.jpg

  北京的天气进入6月以来,烧烤模式和桑拿模式就开始轮番上阵。毒辣的阳光夹带着滚滚的热浪,让人不敢在户外停留片刻,这种感觉就仿佛今天是在海南岛的沙滩,明天就到了吐鲁番晒葡萄干。但是三百六十行总有要顶着太阳工作的,北京骄阳似火的天气也抵挡不住游客的热情洋溢。前几天,一则导游中暑不幸离世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迅速登上了各个新闻网站的热搜,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在惋惜之余,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中暑措施。

微信图片_20230706145505.jpg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微信图片_20230706145510.jpg

热射病和中暑有何区别?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 ( 如谵妄、惊厥、昏迷 ) 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北京这名不幸离世的导游就是死于热射病。

  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非劳力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而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 。

  患热射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人群普遍易感,易感因素有以下情况:

  1.经典型热射病的易感因素包括:

  ①基础疾病 :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

  ②年龄 :如老年人、婴幼儿;

  ③防暑意识不足 :如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

  ④脱水 :老年人体内水分含量低,易脱水;

  ⑤超重或低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或<18.5;

  ⑥户外劳作 :如外出干农活等;

  ⑦药物影响 :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⑧特殊人群 :如孕产妇、卧床需要他人照顾的人群;

  ⑨居住环境 :高温(湿)、通风不足或条件差;

  ⑩强烈的太阳辐射 :连续数日高温天气、突然升温≥ 5~10℃等。

  2.劳力型热射病的易感因素包括:

  ①潜在疾病 :体能训练前存在急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感冒发热、腹泻等;

  ②体能与训练强度不匹配 :难以完成训练任务;

  ③睡眠不足 :体能训练前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

  ④脱水 :训练中补水不足;

  ⑤超重或肥胖;

  ⑥缺乏热习服 :未在相同的热环境下进行适应训练;

  ⑦热负荷过重 :热指数(体感温度)大于33容易发生中暑,可能发生热射病;热指数大于40容易发生热射病 ;热指数大于51十分容易发生热射病;

  ⑧强烈的太阳辐射 :太阳直接辐射;

  ⑨安排的体能任务过重;

  ⑩作业或工作中途休息时间不足;

  ⑪作业或工作中饮水过少;

  ⑫不应选择每天较热的时间段作业,如12:00~14:00 ;

  ⑬出现轻症中暑症状未引起重视,仍继续作业。

微信图片_20230706145519.jpg

如何预防热射病?

  首先,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清凉的水、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多的咖啡或酒精类饮品。

  其次,尽量避免在中午和午后高温时段(12:00-16:00)长时间暴露在户外。若必须外出,请选择早晚时段,寻找凉爽的地方休息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次,做好出门的防护,戴帽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头部,选择透气性好、色彩浅的衣物,减少体内热量积聚。使用遮阳伞、太阳镜等工具,有效减少紫外线直射。

  最后,饮食宜清淡,不要暴饮暴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适合。在高温天气下,减少摄入高热量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

  温馨提示:对于许多像快递员、交警、医护工作者、外卖小哥、环保工人等等暴露在烈日下辛勤的劳动者,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工作时间规划、工作强度要适度。而对于夏季旅游者来说,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查看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病。一旦出现中暑现象,请及时就医。

上一篇: 2023年“冬病夏治” 快来做 “三伏灸”吧!

下一篇: 包皮、包茎过长危害多,要不要割?几岁手术合适?答案都在这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