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最弱小的新生命安全 记逆行而上的新生儿科团队
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蔓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顺义妇儿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在保障院内医疗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更是响应上级号召,紧跟医院部署,第一时间应对,第一时间投入战斗,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疫情以来,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科部分医护人员响应号召,逆行而上,冲到抗疫前线。科室副护士长马旭更是直接进驻到隔离酒店,不分昼夜的进行新冠密接人群的集中管理及核酸采集等工作。一个月的酒店支援工作,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没有任何怨言,14个月的二宝也在妈妈进入隔离酒店后被动断奶了。
在顺义区集中采集核酸阶段,需要调集大量医护人员支援,新生儿科主任尉进茜、护士长王立娟更是主动带头,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核酸采集工作,不论是严冬时冻的发红的双手,还是酷暑时汗水浸满全身,从不退缩。主任和护士长统筹科室安排,在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抽调科室的护理骨干,积极带领大家参加抗疫工作。
科里的即将退休的两位老师,张爱平和王晓霞,在此关键时刻也毅然加入到抗疫的行列。尽管张爱平老师近半年的关节炎病史,难受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仍然坚持行动,还自豪地说,“我右胳膊疼,左胳膊可以采核酸,我们多干点,也让你们年轻人稍微缓缓劲儿。”一句话,大家都激动的难以言表。王晓霞老师,已经即将退休,也是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却仍然坚持参加繁重的采集工作,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汗如雨下。但每次有任务下来,王老师还积极报名参加,王老师的儿子也是医护人员,也在抗疫一线,年幼的小孙女只好留给从来没有看娃经验的孩子爷爷照看。
但是疫情防控并没有阻挡新生儿病房的工作,新生儿科工作井然有序,并在第一时间学习了科室新冠疫情应急预案以及新冠疫情下的新生儿转诊流程。要知道新生儿团队更是北京市东北地区的危重新生儿转诊中心,在疫情期间,每一次转运都是一如既往地迅速。NICU以最快的速度设置了隔离病房,并且在疫情期间新生儿科更是创造了生命奇迹。
一例胎龄34周的水肿早产患儿出生时体重竟然高达6070克,且生后存在重度窒息,命悬一线。新生儿转运团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参与抢救,并且安全转回病房,最终诊断乳糜胸。该病死亡率高达30-50%,历经43天的治疗,进行了10天的呼吸机治疗,30余天的静脉营养,胸腔穿刺、24次超声检查,新生儿科再一次创下了一个生命奇迹。奇迹的背后凝聚了顺义妇幼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高超技术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自今年疫情以来。新生儿科陆续接诊20几个重症新生儿,有26周、27周的危重早产儿,还有肺动脉高压、肺出血、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危重新生儿。新生儿科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有的宝宝因为种种原因,生下来就送进了新生儿病房治疗,甚至有的宝宝生下来只有几百克,需要在新生儿科住1-2个月。但是由于新生儿是特殊人群,宝宝们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加上疫情防控需要,不能满足家长们现场探视的需求。为破解新生儿及重症监护室无法探视的问题,疏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妇儿医院新生儿科智慧医疗系统的温情服务发挥了大功用。把病房内宝宝的画面通过视频展现到父母的手机上,实现宝宝和父母“面对面沟通”,极大地缓解了新生儿科家长的焦虑情绪。接下来,医院还会在短视频的基础上拓展更多功能,如宝宝体重、喂奶量数据监测,线上咨询互动等服务,让家长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宝宝在病房里的真实状态。
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惧危险,义无反顾,逆行而上。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大局下,她们纷纷表示,“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信念。疫情尚未结束,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将用自己的专业、用我们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保障新生儿安全,点亮这些家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