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 正文

新冠疫情与母乳喂养

作者:胡玉娟 2022-05-09 16:04:44 来源:产二病区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20509155204.jpg

  这两年最热门的词语是“疫苗”、“疫情”,大家以为疫情已经接近尾声,谁料到它再次卷土重来,且来势迅猛,所有人的日常秩序都被打乱,需要重新设置。

  这个时候最难的是哺乳妈妈们面临的问题:哺乳期是否可以预防接种疫苗?感染了新冠病毒小宝宝怎么喂?这两个问题就让新手妈妈万分纠结,到底应该怎么办?针对大家纠结的问题。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1,24(7)中“母亲常见感染与母乳喂养指导的专家共识”中给出明确答案。

  【妇幼健康科普】

微信图片_20220509155207.jpg

  预防接种和母乳喂养:

  1.哺乳期妇女接种所有的灭活疫苗(死疫苗),对婴儿均无不良影响,可正常哺乳

  2.接种减毒疫苗(活疫苗)时,黄热病疫苗中的病毒可通过乳汁将活病毒传给子代,引起脑膜脑炎。因此,母亲母乳喂养时,不能接种黄热病疫苗,如果需要接种,必须停止哺乳。

  3.哺乳期接种其他减毒疫苗,均可哺乳。

  4.婴儿接种任何疫苗,均可母乳喂养。

  母亲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喂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该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妊娠早期或中期发生感染且分娩时已经恢复者,无需检测咽拭子病毒核酸,可以直接哺乳。孕晚期感染,分娩时如果症状已消失2周,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可正常哺乳。如果分娩时仍有症状,或者在哺乳期发生感染,需要母婴分室隔离。

  有报道称乳汁中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出,也有报道显示母乳中可以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但有研究显示乳汁中不存在活病毒,而且母乳具有较强的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在体外感染细胞的作用,母婴分室、母乳挤出后不经过巴氏消毒的间接母乳喂养,无发生新生儿感染的报道,因此,经过乳汁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极小。

  直接哺乳需要母婴近距离接触,即使戴口罩也可能发生传播,因此不建议直接哺乳。建议将乳汁吸出后,无需巴氏消毒,由他人用奶瓶哺乳。吸出乳汁前,产妇要洗手、洗脸、戴口罩等,减少病毒污染奶瓶的可能。盛放乳汁的奶瓶交给他人前要做好外部清洗或消毒,避免经奶瓶传播病毒。

  推荐:母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隔离,避免直接哺乳;乳汁挤出后由他人喂养,无需消毒;母亲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后可直接哺乳。

  澳大利亚《儿科和儿童健康》杂志也发表了一项研究,当研究者将活的新冠病毒添加到母乳样本中时,通过巴氏杀菌(62.5.C持续30min)可使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失活。因此,通过巴氏杀菌技术,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家庭简易母乳消毒

  1.冻融法:方法为-20-10 ℃ 冻存1~3 d (可以更长),40~45 ℃融化。该方法虽对乳汁成分破坏最少,但只能抑制巨细胞病毒(CMV )的感染性,不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感染性,因此仅适用于CMV IgG 阳性母亲的乳汁,不能用于其他感染。

  2.巴氏消毒法:方法为60-65 ℃消毒30 min。通常建议使用该方法,因为该方法既能杀灭本文提到的所有病原体,又能最大程度保持母乳的活性成分。在家中可用市售温奶器,按说明书操作,温度到达60 ℃开始计时,期间摇匀1~2 次。不要延长消毒时间,以免破坏活性成分。

  3.常规加热:方法为煮沸5-10 s。微波炉消毒虽然操作简单,但因存在加热不均匀、对乳汁营养成分破坏严重、容易烫伤等问题,一般不建议使用。

  消毒后的母乳在温度适宜时应尽快喂养。如有剩余,在冷藏条件下(2-8 ℃)可保存12 h,也可冷冻保存数周。再次喂养时,40-45 ℃加热即可,无需再次消毒,以最大程度保护母乳的活性成分。

  4.微波炉加热:简单,但因加热不均匀、对母乳生物活性成分破坏严重、容易烫伤等,尽可能不用。

  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非常新的病毒,更多的研究还有待证实,需要进一步分析更多相关的数据来支持,妈妈们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权衡利弊。

上一篇: 面对反复的疫情中小学生该如何调适心态呢?

下一篇: 剖宫产术后如何让伤口“不留痕”?

相关科室

  一、人员组成:  儿科目前拥有医护人员81名,其中医生54名,护士27名。  54名医生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27名,住院医师14名;博士1名,硕士生26名,本科28名;目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培训3人;另外,返聘人员5人。  27名护士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22名;本科学历21名,大专学历6名。  二、儿科综合简介:  儿科临床工作是以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多专业疾病为主要工作重点,如针对儿科季节性、流行性疾病及专业病的诊断与治疗,慢性疾病的诊疗、管理与教育,为本地区及周边区域的孩子们提供了便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