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斤超重早产儿终于回家了! 顺义妇幼人再创生命奇迹
还记得我院报道过的“34周早产儿体重高达12斤多,在场医护惊呆了……”这篇文章吗?
生宝宝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但是与其他普通孕妇不一样的是,这位孕妈生下了的宝宝足足有12斤重。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一个刚出生的宝宝一般的体重轻一点的5斤,重一点的能够有8斤。
而这位巨婴宝宝足足是别人的好几倍啊。
事情是这样的,2月24日20:30分,随着一阵叮铃铃急促的铃声,顺义妇幼新生儿科接到一单京东地区助产单位惊险而艰巨的转运任务......34周的早产儿,6070克,生后存在重度窒息,命悬一线......随后,这位早产儿被送至顺义妇幼进行治疗,这段时间这位小宝贝到底经历了什么?现在恢复情况如何呢?
顺义妇幼新生儿科连闯“三关”救治34周早产儿。
第一关呼吸关:患儿转至顺义妇幼新生儿科仍然存在严重的呼吸困难,经检查发现胸腔、腹腔内大量积液,组织间隙也是大量的液体使得皮肤出现严重的水肿。在患儿入院后,新生儿科一边进行紧急的抢救和治疗,一边积极查找胎儿水肿的真凶。经过胸水常规、生化以及胸片、超声的检查,基本锁定胎儿水肿的真凶—乳糜胸,先天性乳糜胸占胎儿水肿的3.2%。新生儿乳糜胸表现为乳糜漏入胸腔,乳糜为富含脂肪以及由肠上皮吸收而来的脂肪消化产物的淋巴液,由胸导管吸收和转运人循环系统,该导管受损将导致乳糜漏入胸腔,而且乳糜的回心通路阻塞也会导致淋巴系统受损和乳糜漏入胸腔。新生儿乳糜胸是新生儿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
针对乳糜胸,新生儿科第一时间进行了胸腔穿刺、腹腔穿刺。住院期间共抽取胸腔积液高达3000.6ml,其中左侧1133.5ml,右侧1867.6ml。经过有效的胸水抽取引流,孩子的呼吸困难很快得到缓解。孩子历经10天的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天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过渡,转为氧气吸入3天后停呼吸支持后未再出现呼吸困难。
第二关营养关。小宝最难的一关就是营养支持关,由于大量的胸腔积液及渗出液,而这些渗出液中主要成分为白蛋白、球蛋白、游离脂肪酸、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还含有大量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因此,长时间大量漏出乳糜液损伤免疫功能,导致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继发感染。这么多的水出来,丢失的液体如何补充进去,新生儿科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因为这种病例在国内实属罕见,也让新生儿团队一时不知所措。所幸,得到了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专家李耿老师的指导,在其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住院期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从未发生感染。然而,那么多的血制品和静脉营养液如何进入患儿体内,皮肤水肿的就像里面住着个水娃娃,哪里有可以输液和穿刺的地方!医护团队想尽办法,在患儿生后窒息复苏抢救时予脐静脉置管,开通了生命通道,待水肿消退后又进行了PICC置管,操作难度极高,每个步骤都需十分精细,此次静脉置管过程非常顺利,成功为宝宝打通了一条新的生命通道。
第三关喂养关:面对这个“不省心”的宝宝也不能一直采取输液的方式,还是要给孩子经口进行喂养。那么经口喂养又是新生儿团队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患儿的胸水持续不断的复现,如果摄入母乳或普通配方奶,其中的油脂绝大多数为长链脂肪酸,在小肠中,经过复杂的分解、乳化、再结合,以及肠黏膜细胞酶系统的作用和再酯化、外移、乳化等复杂的消化过程,形成乳糜微粒,由小肠绒毛的中心乳糜管吸收,经肠淋巴管及肠干,输入胸导管。此时又会加重胸腔积液,所以需要一种特殊的配方奶,就是中链脂肪酸配方奶。
然而中链脂肪酸配方奶购买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很多超市和孕婴店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种奶粉。经过医生与国外的朋友多方联系,最终终于帮助孩子父母买到中链脂肪酸配方奶,在监测胸水的同时,逐步增加奶量,而后期,为避免大量应用中链脂肪酸而影响脑的发育,又开始严密胸水定位下进行深度水解配方奶的添加。添加过程也出现一过性胸水增加,但是新生儿团队并没有就此放弃,而且转奶的方案并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南,医护团队一边总结学习前人的经验报告的同时也探索自己治疗方法,调整最佳奶方配比方案,最终,胸水基本吸收,床旁超声也证实了新生儿科团队的不懈努力是正确的。
住院期间,孩子一共进行了24次超声检查,也充分展现了妇幼“超(声)人”团队精湛的技术。
漫长的43天过去了,4月8日上午,可爱的宝宝终于度过难关正式出院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娘家人”爸爸妈妈的身边了。此时她的体重由出生时6070克,最低降至2360克,后逐渐回升至3200克,各项指标都已恢复正常,这就是生命的奇迹。
新生儿科再一次创下了一个生命奇迹,奇迹的背后,凝聚了顺义妇幼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高超技术,饱含了家长对于骨肉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可能这些对其他的足月儿来说最正常不过,但对于小家伙来说太不容易了,这里凝集了我院医护人员日日夜夜的辛勤救治,也凝集了小宝与死神抗争的顽强生命力。
真情造就幸福,爱心守护生命,愿“小宝”一生健康、平安!
上一篇: 顺义妇儿医院完成首例超低龄小婴儿全麻手术
下一篇: 哺乳期“大小奶”怎么办?产科医生来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