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陪伴代替要求,“啊”声为证
1月24日下午,我接到了医院召集医务工作者驰援丰台的通知。看到消息的一刻,我既紧张又激动,脑海中浮现起倪鑫院长在新员工入职培训大会上对我们的教导——要有所追求,有所担当。在有需要的时候,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挺身而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新入职员工,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妇幼人是一支过硬的队伍,我们一定能行……”在路上,伴随着吴秀杰副院长的鼓励,我望向窗外,此刻夜阑人静,我们内心却火热升腾。
1月25日早上六点半,我们到达丰台石榴庄北里第二社区开始核酸采集工作。虽然居民们早早排起长队,但做检测时很多居民由于紧张难以配合。面前是紧张的居民,后面是待检的长队,进度缓慢必将影响整体检测进程。我试着改变沟通方式,居民害怕什么我就先安抚什么。“您放松,不会很难受,您张大嘴巴……很好……再坚持一下!” 鼓励之下,我看到多数居民放松了下来,采集效率也提高很多。
我正为自己的改良沟通暗自开心时,新的难题再次降临。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奶奶颤颤巍巍走到了我的面前,奶奶头发花白,半弓着腰,似乎抬头看我已经用尽了全力。我的语气更加温柔,然而奶奶张开嘴并且伸出了舌头,我请奶奶将舌头收回,奶奶却闭上了嘴巴,如此重复,一时间陷入了僵局。怎么办?那就示范给奶奶看。“奶奶,您看我!”我发出“啊”的声音,“您跟我一起张大嘴巴喊出来!”奶奶慢慢张开了嘴巴,在我的鼓励之下奶奶的嘴巴也慢慢张大,我看准时机,成功取样!
就这样遇到问题,为自己暗自打气,快速寻找解决办法,发挥妇幼人的精气神,采集工作也越来越顺利。采样间隙,我听到帐篷中队员和居民的“啊”声已然起伏不断……我们成为了当天最早一批完成任务的采样点。
返程的路上我和队友一起拍了照片留念。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在疫情时期能够投入到疫情奋战中,我感到了无比荣幸!在这样一个有着严谨作风的队伍里,在周围的医生和护士老师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从一个医学生到一名年轻医生的转身。亦如八十四年前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引用的,“凡事预则立。”我们有备而来,发挥优势,为驰援丰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作为顺义妇儿的一份子,我深感自豪并为此骄傲!
上一篇: 这里的冬日有你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