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发热,脑子会烧坏吗?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在儿科门诊,医生每天都会遇见因高热不退或者反复发热焦虑不已的家长。孩子出现发热情况,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接下来顺义妇儿医院儿科何黔黔医生就这个话题跟您谈谈。
首先,我们来看看怎么算发热,腋下温度≥37.3℃或者肛温≥38℃。临床上根据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37.3℃-38.0℃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0℃-40.9℃为高热,≥41.0℃为超高热。
那么,家长如何给孩子量体温呢?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取决于测量工具、测量部位及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的测量工具为水银体温计,但由于水银体温计容易折断、测量时间较长,小朋友不易操作,现在更多的使用腋下电子体温计代替。测量的部位有腋下、舌下、鼓膜及直肠。从安全性、可操作性及准确性考虑,推荐家长使用腋下测温。测温时应在患儿平静状态下,擦干腋下后进行,刚运动后、刚饮用热水后都会对体温的测量有影响。
对于高热的孩子,我们建议0.5-1.0小时测一次体温,超高热时需要增加测温次数,中低热可以2-4小时监测1次,避免频繁测温引起孩子不适。
何黔黔医生介绍,在儿科门诊,医生经常会被家长提问一些问题,以下就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后,家长关心的如何处理等系列问题结合临床给您介绍如下。
1.孩子总发热,脑子会不会被烧坏了?
这也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放心吧,不会的。何医生指出只有细菌、病毒等侵入脑内才会引起脑损伤。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幻觉、胡言乱语等,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还容易出现高热惊厥,这些都不会引起颅脑的损伤。
如果持续高热、超高热,患儿精神不振、嗜睡、频繁抽搐、喷射性呕吐、剧烈头痛、囟门隆起等,小于3月龄的婴儿体温≥38℃,3-6月龄婴儿体温≥39℃,需要注意脑炎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2.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症状,一定要积极降温吗?
发热可以延缓某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中等程度的发热可增强机体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降温治疗主要是为了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并不能改变发热性疾病的病程。当患儿感觉发热带来不舒适感时,可以给予退热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及口服退热药物,一般建议体温≥38.5℃(有热性惊厥病史患儿体温≥38℃),使用退热药。所以如果患儿中低热,精神反应好,可以不做处理。
3.孩子发烧了,退热药怎么选择?
儿童可以应用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有口服制剂及肛栓剂,优先选择口服药。小于3月龄患儿不建议使用退热药,可以物理降温;≥3月龄小于6月龄患儿,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患儿,可以使用布洛芬,也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WHO推荐首选布洛芬)。退热药物间隔4-6小时可重复使用,24小时一般不超过4次。
4.孩子口服退热药不到4小时就再次发热了,还可以使用退热药吗?
这也是儿科医生在门诊被经常问道的问题。不到4小时再次出现发热我们一般不建议再次使用退热药,可以物理降温。也不建议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尽管交替使用比单独使用能更有效的减少发烧,但安全性有待考察,患儿年龄小,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过量使用退热药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
5.物理降温怎么做?
大夫经常提到物理降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退热贴、温水外敷及温水浴,同时应该降低环境温度,补充足够的水分也很关键,当患儿高热时新陈代谢加快,容易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盐,也可以喝果汁。
6.发热后越早来医院对病情缓解越快吗?
儿童急性发热疾病中,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但在感染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有研究表明发热12小时之后较12小时之前行血常规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更优,所以发热早期可以先在家观察患儿状态,对症退热处理,若12小时到24小时后反复发热,可以就医查血常规协助诊断。若患儿治疗2-3天未能退热,可间隔48-72小时复查血常规。
7.高热时输液是否能好得更快?
孩子出现高热,家长的心情一定是非常焦急,这时问到的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
多数情况下,发热患儿不需要输液处理,是否需要输液跟病情跟诊断有关,与发热高低无直接关系。当患儿出现严重细菌感染、菌血症时,患儿高热出现脱水口服补液困难时,出现电解质紊乱时,感染性休克或其他危重情况时需要输液治疗。
8.发热都需要抗病毒或者抗细菌治疗吗?
儿童常见的感染源主要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普通的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等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除非是流感病毒,可以口服奥司他韦,严重时可以静点帕拉米韦,EB病毒感染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等。细菌、支原体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等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消炎药,如头孢、阿奇霉素等,具体选择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
文中还有儿科护理组提供的科普小视频哦!
上一篇: 做好这六点,这种癌我就有权做选择
下一篇: 多动症的孩子会自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