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得多动症?
小明8岁,自幼多动,手脚闲不住。上一年级后,老师反映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接老师的话茬,和同学交头接耳,屡教不改;在家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大人如果不看着半小时的作业两个小时也完不成,而且抵触写作业。为了他的学习,家里整天闹的鸡飞狗跳,经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来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经过系列评估,孩子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闫俊娟副主任医师介绍,在精神科门诊经常会看到这一幕:当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得了“多动症”,有的家长会说“我小时候也这样,原来这个是病啊”;也有的家长会疑惑,“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我们家里几代人都没有得这个病的,孩子为什么会得呢?”接下来就听听精神科专家跟您详细谈谈多动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多动症是会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有研究发现,超过25%的多动症儿童一级亲属 (包括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也患有多动症,而普通儿童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是5%,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儿童患有多动症,那么其家庭成员患多动症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倍。如果同卵双胞胎之一患有多动症,那么另一个患多动症的危险性是80%-90%,这就说明遗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多动症的孩子的父/母都有多动症,关于到底是哪些遗传基因的异常才导致孩子表现出来多动症,目前还没有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多动症是多个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
除了遗传因素,其实环境因素也同样会有影响。例如母亲怀孕期间吸烟、饮酒,怀孕期间有抑郁、贫血;孩子出生时早产、出生体重偏低、出生时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或者儿童体内血铅水平升高,均有可能导致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风险增高。当然还有一些研究也发现,有些多动症儿童大脑发育较同龄儿童晚,脑内负责注意力和安静的物质是偏少的,所以孩子会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而且从这方面大家也可以理解孩子,不是不想控制,是确实控制不住啊。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感到有点“绝望”,以上因素有好多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或者由于以前的“无知”出现某些危险因素,现在知道也晚了,难道就这样“听天由命”吗?当然不是,还有一些社会心理因素,父母可以进行适当调整的。
比如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家庭关系严重不和睦,经常争吵,教养方式不一致,甚至长时间闹离婚,都有可能会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另外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所谓的“虎妈”、“狼爸”、“鸡娃”等,不顾及孩子的实际能力,而仅凭父母自己的期待去不断给孩子加码,都有可能增加孩子的社会心理压力及精神紧张剌激,从而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所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民主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多动症是一个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父母们做好自己能做的,接纳我们所不能改变的,遇到问题,及时寻找专业的医生帮助,其实经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孩子预后还是很好的。
专家介绍
闫俊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及市级科研课题申报及实施,担任课题骨干。发表SCI 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论著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学。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抽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自闭症)、情绪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
上一篇: 孩子不爱吃饭,宝妈做的对吗?
相关科室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心理门诊开设于2018年3月,旨在为广大妇女、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门诊主要服务内容为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和疾病的预防、评估、诊断、治疗和康复,包括:①儿童青少年的各种精神或心理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抽动障碍(抽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等;②儿童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沟通、网络成瘾、科学育儿、健全人格培养、压力管理等;③成人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孕期心理问题、产后抑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