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结巴了,家长如何及早干预?
儿早门诊内,一名3岁4个月的儿童因言语不流畅1年余被家长带来就诊。家长自诉患儿自三岁讲话不流利,有时会重复某些字或词,有时会拖长某些音,但家长仍能基本理解患儿表达意思。在患儿情绪激动时,或者在众人面前讲话时,其语言不流畅程度会加重,甚至偶尔会过于紧张,使患儿在讲话开始的时候或中途就出现四肢僵硬、喘气、眨眼等征象。这名患儿平时定期体检,无器质性问题,微量元素也正常,基本语言表达和认知正常。最后经医生检查此患儿为良性口吃。
这位家长早期对于孩子的口吃不重视及不恰当地指导,一年后来就诊,此患儿的口吃干预效果比一年前要差,而且孩子与家长说话时多数处于紧张、害怕等异常的心理状态下。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于孩子口吃的认知有很大的误区,父母的家庭指导不恰当会让儿童病情加剧,甚至会让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且在以后的心理行为发展中,会造成很大影响。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言语节奏的紊乱,及流利性障碍者因不自主的声音重复,延长或中断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知道口吃的定义后,很多人会问,对于口吃有什么预防的好方法嘛?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心邵伊杨医生跟您谈谈口吃的预防。
口吃分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在日常生活中,防止孩子进行能诱发口吃的特殊行为,避免孩子经历特殊场景,防止孩子产生过度的心理刺激而导致口吃行为。
二级预防:对于长期暴露在口吃诱因的孩子,(如1.存在特殊行为经历,如模仿口吃患儿;2.特殊场景经历,如受辱、惊吓、惊喜等)应密切留意孩子的语言行为特征,若发现孩子口吃症状,要立即记录最初发现时间,出现哪些口吃症状及口吃相关情况,并尽早与口吃专业人士进行联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三级预防:针对已发生口吃的孩子,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预防口吃程度进一步发展。除了接受与专业人士的训练,家长还要正确、恰当地给与家庭指导。
父母在哪些方面如何进行家庭指导?
1.语速:尽量减慢语速,使患儿口唇和下颌的良好配合,保证患儿有充分思考时间,避免出现重复音和拖音现象;
2.语言交流方式:减少提问问题数量,尽量把提问式语句改为陈述句与口吃患儿进行交流。与患儿交流尽量使用简短句,保持语言流畅性;
3.语言交流内容:经常谈论当时发生的事情。在陪患儿看图书或讲故事时,避免采用“合上书考试”方式,应该让患儿看图画进行会话交流,如图画命名,描述图画特征,评论图画内容等。
4.倾听与关注:集中注意力来听孩子说话,尽量注视孩子眼睛,这样孩子语言流畅性会增加。
家长对于孩子口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样不仅能有效预防口吃,还能做到对于有口吃征象的患儿早发现并及早干预。
上一篇: 新妈妈行为异常甚至过激 当心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