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时间长 宝宝患痔几率高
提起痔疮,人们都可以想到司机、生意人、程序员、宅男宅女、孕妇产妇等人群高发,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患有痔疮,真应了那句话——有“痔”不在年高。妇儿医院综合外科周晓超医生告诫家长,儿童痔疮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注意自己的个人清洁卫生,减少或消除痔疮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结合临床数据,周医生指出,目前儿童痔疮多与便秘有关,儿童便秘发病率约为12%,其中 90% 儿童便秘为功能性便秘,没有什么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其形成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代谢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遗传因素和饮食不合理是造成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主因。10岁左右的儿童痔疮发病率约为5%,一般以静脉曲张性外痔为主。通常表现为在排便时看到肛门周围鼓出一个或多个“血泡”样肿物,在便后又会变小或消失,多数情况下通过改善便秘就可以缓解,但如果单个过大也可通过手术解决。随着年龄的增长,痔疮发病率会上升。
儿童痔疮发病原因:
1.长期慢性便秘:大便干燥容易擦伤粘膜或皮肤而引起肛周疼痛,因此,孩子往往不敢大便或者大便时啼哭,进而抵触排便,甚至三五天不去排便,加重便秘症状,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痔疮。作为家长要留意孩子解大便情况,如排便困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形成慢性便秘。
2.把屎把尿的危害:把屎把尿的时候会对肛周肌肉产生不自然地拉扯,容易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并使直肠的压力增高,这些都是儿童痔疮产生的因素。在我国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而美国痔疮的发病率仅约5%,推测很可能与我国大部分家长长时间给婴幼儿把屎把尿的操作有关。
3.上厕所玩手机:现在手机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很多人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上厕所玩手机会分散排便的注意力,导致便意消失和延长,长时间蹲厕所或坐马桶,导致肛门周围的血管充血、血管曲张,引起痔疮。孩子看到大人在厕所玩手机自然有样学样,所以为了孩子不犯痔疮,家长们也要改掉上厕所玩手机的习惯。
4.儿童的骶尾部生理结构:儿童时期骶尾部曲度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排便时腹部压力大,粘膜容易脱出,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如果孩子同时存在其他痔疮高发因素的话,也可能会发展成为直肠完全脱垂。
儿童痔疮的治疗和预防
很多家长对于儿童痔疮束手无策,其实对于儿童痔疮,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只用在平日里调整饮食,多食蔬菜,定时排便,防止便秘的发生,届时,痔疮引发的一些症状会自行消退。妇儿医院综合外科周晓超医生对此提出三点建议:
1.注意局部清洁干燥:儿童有时会发生大小便控制不住,污染衣裤,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家长不宜过多责备,以免加剧他们的精神负担。应在排便后用温水或温盐水清洗孩子的肛门,尤其是患痔疮的部位更要经常清洗,保持局部卫生。
2.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调整饮食,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等良好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防止便秘的出现。也应避免让孩子久坐,尽量多活动,帮助肠胃蠕动,改善大便干结的情况,还可以让孩子喝点蜂蜜水。
3.适当应用药物治疗:如果儿童痔疮较为严重,应来医院寻求帮助,可选用适当的痔疮膏,并根据大便情况辅以软化大便等药物。拖延时间或对疾病视而不见的话只会使病情越来越重,并且还会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上一篇: 宝宝的“天窗”你敢摸吗?
下一篇: 男孩得了腮腺炎 如何会影响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