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中医科>> 杏林医话 >>正文

杏林医话 | “寒暑齐平,秋色平分”——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秋分篇

作者:李竞 李歆 来源:中医科 浏览次数:

01.jpg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分来由

  秋分--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太阳黄经到达180度为秋分节气。根据我国旧历记载,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故称“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也有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同春分一样,24小时昼夜均分,此后北半球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开始昼短夜长。秋分时节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养生应以“阴平阳秘”为原则,此时应该怎样顺应自然,养生保健呢?


  适宜:

  秋分时节,昼夜均等,养生以“阴阳平衡”为原则,保证食物多种多样和营养充足。下面介绍两种节令食品:

  1.红薯——又名甘薯、地瓜,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它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它自古就有"长寿食品"的美称。中医认为,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补脾益胃、通利大便、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少气乏力、大便不通、烦热口渴等。中医视红薯为良药,尤其在秋分时节多食用些红薯,对身体大有裨益。但需要注意的是,红薯中的气化酶会导致胃灼热、吐酸水,肚子胀等不适症状,对于平素有胃肠动力障碍疾患的人群,应尽量少食,或者在烹制时适当延长蒸煮时间,可减少或避免出现上述症状。

  2.河蟹——秋分时节,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此时螃蟹正是肥美的季节,也是具有滋补价值的时候。中医认为,螃蟹味咸,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瘀、续筋接骨、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跌打骨折、筋断损伤、瘀血肿痛者。蟹肉中富含10多种游离氨基酸,铁的含量高出鱼类5倍。食用时需注意:螃蟹性寒,食用时须蘸葱、姜、醋等调味品,外邪未清、脾胃虚寒、皮肤病的人群不宜食用。

  注意事项:

  1.生螃蟹不能吃。螃蟹体内往往有寄生的肺吸虫,生吃螃蟹会使肺吸虫进入人体,而且螃蟹喜食腐败之物,各种病菌和毒素会积累在螃蟹的胃肠里,如果生吃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2.死螃蟹不能吃。螃蟹死后,体内的组氨酸分解产生组胺,组胺对人体有毒,且随螃蟹死亡时间延长而增多。即使死螃蟹煮熟了,组胺的毒性也不会被破坏,所以死螃蟹不能吃。

  起居

2.jpg

  适宜

  1.秋分时节,气温进一步下降,此时皮肤油脂分泌减少,人们常常感觉皮肤干燥、紧绷,建议减少每日洗脸次数,适当涂抹润肤露,以减少油脂损失、缓解“秋燥”症状。进入秋季后,皮肤敏感的人群则应减少使用洗面奶等化学产品,避免产生过敏症状。

  2.控制水温也很重要,温水洗脸和沐浴是最好的选择,水温太热会增加油脂流失,加重皮肤干燥。水温太凉则会刺激皮肤,使皮肤潮红,也容易诱发感冒。

  注意事项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万物开始凋零,此时人们触景伤情,容易产生“悲秋”的伤感情绪,需要注意心态方面的调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情绪乐观及心态平和,也可以多出去走走,以排解负面的情绪。

  

03.jpg

  适宜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可以用“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来形容。此时人体生理活动也渐渐进入“收敛”的阶段。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呼吸系统功能,贵在坚持。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散步、慢跑、登山、骑自行车等户外活动,也可结伴出行,游山玩水。

  注意事项:

  秋分时节运动时间及运动量,均须结合自身情况而定,不宜过于剧烈,以防出汗过多、阳气损耗,不利于秋季养生。

  

04.jpg

  适宜

  秋分以后,阵阵凉风,温度下降,寒凉渐重,是胃病多发的季节,此时应特别注意对人体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物,上衣不可过短,以防腹部受凉诱发胃痛、腹泻等疾病。

  注意事项:

  儿童及青年人在秋季衣着不宜太多、太厚,避免身热汗出,耗伤阴液,阳气外泄。活动出汗后应及时擦干汗液,不要立刻脱去衣服,以免受风着凉。

  秋分习俗:吃秋菜

05.jpg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田园人家称之为“秋碧蒿”。每逢秋分这天,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习俗,即“秋分吃秋菜”。这一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最常见到的是嫩绿的、细细的,约有巴掌那样长短的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家里的鱼片“滚汤”,名日“秋汤”。对此,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现代营养学表明,食用秋菜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既令人健康少病,又可以润肤美容。无论是炒着吃,凉拌吃,还是做大馅包子味道都极好。

  食疗方:红薯银耳羹

06.jpg

  【材料】:红薯100克、银耳50克、枸杞子、冰糖适量。

  【制作】:①红薯去皮、洗净、切小块备用;②银耳提前泡发,洗净、撕小朵备用;③银耳倒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小火炖煮15分钟,加入红薯,继续炖煮15分钟,加入冰糖、枸杞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通便、滋阴润肺。

  【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肠燥便秘、秋燥咳嗽等疾病。

  小妙招:叩齿养生法

  “叩齿养生法”是传统中医的重要养生法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据文献记载 ,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 ,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 ,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唐代名医孙思邈也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

  【操作】早晨起床后,调整呼吸,全身放松。口唇微闭,摒弃杂念,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若坚持经常叩齿,面颊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齿也不易松动、脱落。叩齿时对大脑也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一定作用。

上一篇: 杏林医话 | 小儿外阴炎 家长用药请谨慎

下一篇: “天高气爽,白露含秋”----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白露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