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进修体会
短暂的儿童医院急诊科进修学习结束了。在这三个月里,不仅改变了我对急诊工作的认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急救与监测能力,受益匪浅。自己其实与专科老师要求的相差很远,实是惭愧。在培训过程中,对儿童医院内高端的医疗设施、理念有了更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领会了儿童医院护理姐妹们在急诊事业中的探索与贡献,同时也使自己对急诊这份工作增添了更多的热情。
通过这次进修学习,不仅增强了我的急救意识,还增进了我的沟通技巧。对于第一次接触儿科的我,初到儿童医院急诊科,所有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在我的想法里只要给孩子扎上针其他的都不叫事。刚到儿童医院第一天就赶上一个孩子因为误吸死亡的,医生紧急气管插管,当时值班的护士忙而不乱地分配着自己的工作。扎针的、接监护的、给患儿吸氧的、协助医生气管插管的,所有的工作很有默契地完成。虽然那个孩子最后没有抢救过来,但是家属依然很感谢医生护士,对他们没有一句的怨言。在急诊科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过硬的本领,还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默契。刚到儿童医院急诊科的时候,因为很害怕,没有自信,第一个星期都是老师让干什么才干什么,还总是怕干不好。后来因为各位老师的鼓励,慢慢的对急诊科的业务熟络起来,可以扎针抽血、可以操作电脑系统、可以自己记录各种记录单、可以独立看管留观病人、可以参与抢救等。
由于我们急诊环境的特殊性(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所以是医患冲突,医疗纠纷的高发区域。急诊科护士长在每周二的讲课中专门腾出一个下午给我们讲了小儿急诊沟通,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与患者的良性沟通源于我们灵活正确使用的语言性沟通技巧,语言交流中最重要的技巧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对方,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被关心,通过有效的沟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服务,为以后的护患交往打下良好的开端。沟通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交流,它需要真诚和坦率。在儿科急诊不仅要面对患儿,还要面对敏感的家属,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真诚去面对他们。
三个月转眼即过,很感谢领导们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作为一名基层护理人员,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才能使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才不会辜负医院及科室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急诊科:杨利
上一篇: 我是一名放射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