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弃 共创奇迹 记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科一例28周早产儿的诊治历程
“我是28周宝宝的妈妈,医者仁心这句话我从你们科医护人员的身上深深的体会到了。你们有一颗菩萨般的善心,你们是我孩子来到这世上第一位贵人,更是我们全家的恩人。你们的恩情我们会铭刻在心,永远为你们祝福……。”这是一位28周早产儿母亲写给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信,新生儿全体医护人员与宝宝家长依靠一份责任心和对生命的敬畏,永不言弃,与家长一起唱响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7月25日,一个周六的早晨,一名胎龄28+4周的极早产儿即将降生。面临胎龄这么小的新生儿,新生儿科从成立至今还没有收治过,以往都是出生后经过积极复苏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然而,此次有所不同。
分娩前,虽然伊慧珍主任反复与家长沟通,但家长态度坚决,放弃治疗,拒绝抢救,一切顺其自然。可是毕竟是一条生命啊,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不顾家长的反对,伊主任决定无论如何生后必须尽一切可能抢救。早晨7:20宝宝出生了,但无哭声、无自主呼吸、四肢松软、全身青紫。提前守候在产房的李莉主治医师早已做好了复苏准备。气管插管、T组合复苏器正压给氧等抢救措施,宝宝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肤色转红润,但气管插管给氧下仍呼吸困难。如果继续抢救,还有存活的希望。否则?怎么办?在组织医护人员继续抢救的同时,伊慧珍主任再次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经过耐心、诚恳的沟通,最终父母同意继续治疗,但是拒绝转往上级医院,坚决要求留在我科治疗。诊治胎龄28周的极早产儿,对于我科----北京郊区的一个二级医院新生儿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杜忠东院长、耿荣院长助理、米鑫副院长等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勇敢的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28周极早产儿的救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胎龄越小,各个器官发育越不成熟,生后各种损伤及并发症越多。诊断虽然简单,但治疗相当复杂。首先宝宝生后即面临着宫内向宫外的转换,呼吸方面:如由于肺发育不成熟所致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呼吸中枢不成熟所致的呼吸暂停等,需要气管内“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及呼吸机辅助通气;循环方面:如动脉导管未闭是否治疗及治疗时机、肺动脉高压的防治;要保持宝宝的中性体温需要严格调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宫外生存的风险,如感染、出血、黄疸的防治,入量、热卡、营养的保证。后期针对各种合并症的处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儿童医院的专家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指导。院长助理耿荣、北京儿童医院NICU主任齐宇洁莅临我科专业查房。并随时与病房伊慧珍主任沟通宝宝,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进展等问题,同时给予帮助及解决。为配合宝宝的治疗,护理部特请来北京儿童医院的护士长协助深静脉置管术,以此解决了肠道外营养的问题。根据临床需求,药剂科及时调拨药品。为了增加家长的信心,住院期间多次安排了父母探视,亲自抚摸宝宝的身体,让他们感受彼此的需要,坚定了继续治疗的信念,同时鼓励母亲积极送母乳。我科的医师、护士24小时轮流守护着宝宝,认真治疗,精心呵护,细致入微地观察着宝宝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他们为此付出的心血难以用语言表达。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宝宝日龄31天即矫正胎龄32周时,体重从1500g长到了2300g,自主呼吸平稳,吃奶吸吮有力,终于可以健康出院了。宝宝的父母有感而发,多次通过短信或微信表达对我们的谢意。
早产儿救治质量体现了一个医院及科室的整体实力。总结这次成功的诊治历程,大家深有体会。首先,感谢家长对我们医院的信任、理解,感谢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的指导、帮助,感谢院领导的鼓励、支持。其次,体现了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勇于接受挑战、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团队精致诊疗、护理的能力。同时,有了这次宝贵的经验,我们科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相信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带领下我们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宝宝出院后将在新生儿科门诊定期随访,我们会一直关注着宝贝的成长。
新生儿科:伊慧珍 李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