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的“四大误区”
你是不是明明知道喝奶茶,吃甜品不友好,还是忍不住买回来炫几口,其实,这并不是你的错,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每秒钟要消耗1万万亿的葡萄糖分子,而最直接的就是食物摄入,才是最快获得能量的办法。然而在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也不会吃,接下来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妇二科李晶就来和您聊聊糖尿病饮食常见的四个误区。【妇幼健康科普】
误区1
只要是无糖食品,就可以吃,多吃点没关系
现在大家买东西不但看生产日期,还开始看无糖,木糖醇等字样选择食品,然而这样真的安全吗?
其实,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仅指食品中糖含量≤0.5g/100g(或 100mL),这里的“糖”不包含淀粉、麦芽糊精、糖醇(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碳水化合物或甜味剂。其实除了甜味剂,这些淀粉,麦芽糊精,糖醇,都可以在身体里产生能量,也就是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可以在身体合成转化为葡萄糖。再有“无糖食品”中可能含大量淀粉、油脂,淀粉升糖,油脂增加总热量,长期过量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不升糖。
误区2
不吃主食,血糖就能降
临床中我发现很多患者认为“主食=碳水化合物=升糖元凶”,有那样一部分人选择完全不吃主食。其实不吃主食是不对的,下面跟大家科普一下不吃主食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
血糖波动更大,易诱发低血糖:主食摄入不足时,体内糖原储备快速消耗,若此时配合降糖药或胰岛素,极易出现低血糖。
营养失衡,损伤器官功能:主食富含B族维生素,长期不吃主食会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引发疲劳、神经炎(手脚麻木)、免疫力下降;同时膳食纤维不足会增加便秘、肠道疾病风险。
分解蛋白质供能,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当主食摄入不足时,我们身体会“被迫”分解蛋白质供能,导致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后续更难控制体重,且体力变差。
所以为了您的健康,提议您主食少吃且要优化主食种类。
误区3
得了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喜欢吃水果,但是对“水果含糖”这一说法存在恐惧,认为吃水果必然导致血糖升高。但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完全禁食会错失其营养价值,且科学食用水果反而能辅助血糖管理,所以吃水果时要遵循“科学选择,合理把控”的原则。
选对时机:锁定“两餐之间”,这可避开血糖高峰与低谷。
选对种类:优先低GI、高纤维,避开高GI水果,如选择苹果、梨、桃子、柚子、猕猴桃,谨慎芒果、菠萝、葡萄、半熟香蕉。
控制总量:分次按量,每日不超200克。但当糖友们血糖控制不佳(如空腹>8.0mmol/L、餐后2小时>13.0mmol/L),还是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再制定个性化的水果食用方案,所以大家不要再惧怕血糖升高,而不吃水果了。
误区4
血糖控制稳定,喝酒可以贪杯
每年都会有糖尿病患者因为饮酒来门诊就诊,主要就是因为饮酒导致血糖太高、甚至低血糖,还有就是并发症加重。那大家知道酒精对血糖的影响有哪些吗?
无症状性低血糖:酒精代谢依赖于肝脏,肝脏也是生产葡萄糖的器官,我们饮酒了,肝脏第一识别酒精开始分解,而停止生成葡萄糖,血糖就会快速下降,引发低血糖。
加重胰岛素抵抗、损害胰腺功能:酒精产生的热量约是碳水化合物2倍,长期饮酒可导致肥胖,导致血糖持续失控,加速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进展。
每日酒精男性≤25克、女性≤15克。必须避开空腹、用药后饮酒。
最后,希望糖友朋友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合理饮食,科学控糖,吃出美丽同时吃出健康。
下一篇: “午餐式美容”:光子嫩肤您了解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