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让孩子轻松度过扁桃体术后恢复期
孩子做完扁桃体切除手术,您是不是在担心:
吃啥怕出血,不吃怕饿着?
哭闹喊疼,全家手足无措?
别担心,这份详细的扁桃体术后护理清单,助您从容陪伴孩子度过康复期。
核心原则:吃凉的、软的、烂的;同时别哭、别闹、别呛着。
一、饮食篇:
分阶段科学喂养,巧妙应对进食抗拒
术后6小时内:严格禁食水。【妇幼健康科普】
术后6-24小时:冷流食。如冰牛奶、凉豆浆、大小米粥的粥汤、不含果肉的果汁 (碳酸饮料、橙汁、苹果汁、番茄汁、柠檬汁等刺激性饮料不能喝),鼓励少量多次饮食,切莫因强迫进食而引发哭闹。
术后2-3天:温凉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软面条,面片汤,蒸蛋羹等。可将蔬菜制成泥(如胡萝卜泥、菠菜泥)拌入粥中,或把面条切成1-2厘米小段,方便孩子吞咽,同时补充营养。
术后4-6天:可过渡至半流质饮食。
术后7-14天:渐进软食。食用软面包时,可先撕成小块泡在温牛奶里,避免干硬食物摩擦伤口。
术后14天后:视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粗糙、坚硬的食物。
二、疼痛管理:
基础护理+情绪安抚双管齐下
术后1-3天疼痛明显。孩子麻醉清醒后,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冰敷下颌部位(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避免冻伤),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若疼痛难忍,请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
当孩子因疼痛哭闹时,家长可通过播放动画片、讲故事、玩安静的桌面游戏转移注意力,避免因情绪激动加重咽喉不适。
三、出血观察:
精准判断+及时处理
术后24h内,唾液中带少量血丝属正常现象。应引导孩子将口中分泌物轻轻吐出,避免吞咽血液刺激胃部引发呕吐。
警惕异常信号:若发现孩子吐出鲜血或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提示可能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停止进食并联系医生。
四、发热处理:
辨别原因,避免恐慌
术后1-3天体温≤38.5℃属于“术后吸收热”,属于正常反应。可通过减少衣物覆盖、温水擦拭额头等物理降温;若发热超过3天未缓解,或体温持续>38.5℃,则需警惕感染,应及时就医排查。
五、活动与卫生:
把握尺度,促进愈合
活动安排:
术后一周内:以缓慢活动为主,如慢走,在室内玩积木、读绘本等。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禁止持续跑跳、大声说话、用力咳嗽咳痰、哭闹、减少伤口牵拉,同时禁止使用吸管或频繁做吸吮动作嗖嗓子,以防牵拉伤口。
口腔卫生:
术后24小时后:开始使用儿童专用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每天至少3次,特别是在进食后要及时漱口。
术后48小时后:可酌情使用软毛刷刷牙,但动作轻柔,切勿损伤伤口处生长的白膜。
洗澡须知:可以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用手背试温不烫为宜),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其它注意事项:
术后一个月内不进行各类预防接种,因为接种疫苗可能引发身体免疫反应,影响伤口恢复。
孩子的扁桃体切除术后恢复,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细心陪伴的“康复之旅”。严格遵循护理要点,做好饮食管理、密切观察异常、并给予孩子充足的情绪安抚,就能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不适、规避风险。当您再次看到孩子蹦跳着分享美食、大声欢笑时,所有的牵挂与付出都会化为安心,愿每一位家长都能自信从容,陪伴孩子平稳康复。
下一篇: 学校体检:学生健康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