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 正文

早产儿颅内出血会影响智力吗?

作者:高邈 2025-04-18 15:17:38 来源:新生儿科 浏览次数: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就出生的婴儿。他们带着对世界的渴望早早降临,却不得不面对比足月儿更多的健康挑战。其中,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妇幼健康科普】

  那么是不是颅内有出血就会出现智力低下?下面由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科高邈医生为您答疑解惑。

  问:什么是早产儿颅内出血

  早产儿颅内出血,简单来说,就是尚未足月出生的宝宝,其头颅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积聚在不该存在的部位。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逐渐发育成熟,血管也会变得坚韧。但早产儿由于提前出生,身体各器官包括脑血管都还没发育完善,就像脆弱的小水管,容易破裂出血。

  问:为什么早产儿容易颅内出血

  1. 脑血管发育不完善

  早产儿的脑血管较细弱,而且支持血管的周围组织也不够坚实,就像没有稳固支架支撑的电线,很容易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破裂。例如,宝宝在出生时如果有缺氧、用力挣扎等情况,血压瞬间变化,就可能让这些脆弱的血管不堪重负。

  2. 凝血功能不成熟

  早产儿的肝脏发育不全,产生的凝血因子不足,这就好比身体里的“止血补丁”不够,一旦血管破裂,很难及时有效地止血,从而导致出血情况加重。

  3. 出生时的外界因素

  早产宝宝出生过程中,如经历产道挤压、使用产钳等助产工具,都可能对宝宝的头部造成一定压力,增加颅内血管破裂的风险。

  问:颅内出血有哪些表现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症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而且早期可能不太明显。一些常见的表现包括:

  1. 神经系统异常

  宝宝可能会出现嗜睡,怎么逗都不爱醒;或者异常烦躁,总是哭闹不停;有的还会频繁抽搐,身体突然抖动。比如,原本安静吃奶的宝宝突然开始全身小幅度抽搐,这就需要格外警惕。

  2. 喂养困难

  吃奶时容易呛奶、吐奶,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拒绝吃奶。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可能影响了宝宝的吞咽和消化功能。

  3. 呼吸异常

  呼吸变得不规则,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有时还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是病情严重的信号,需要立即就医。

  问:如何诊断和治疗

  1. 诊断方法

  当怀疑早产儿有颅内出血时,医生一般会先询问宝宝的出生情况,然后借助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头颅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能清晰看到颅内是否有出血及出血的位置和程度,而且操作简便、无辐射。此外,CT或MRI检查也能更精确地判断病情,但考虑到辐射以及检查时间等因素,一般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2. 治疗手段

  治疗方案要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来定。对于轻度出血,主要是密切观察,让宝宝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修养,同时维持宝宝的生命体征稳定,如体温、呼吸、血压等。而对于出血较多、病情严重的宝宝,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促进血液吸收,降低颅内压力;极个别情况下,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清除颅内的血肿。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对于轻度的颅内出血不会有后遗症,对于三级以上重度的颅内出血部分宝宝可能出现后遗症。

  问:预防和护理要点

  【预防】预防早产是关键,准妈妈孕期要按时产检,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早产风险。如果发生早产,医护人员会在出生后采取措施稳定宝宝的生命体征,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

  【护理】对于已经发生颅内出血的早产儿,护理十分重要。要保持宝宝的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和刺激;严格控制宝宝的体温,避免忽冷忽热;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包括吃奶、呼吸、精神状态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温馨提示:早产儿颅内出血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早发现、早干预,大多数宝宝都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家长们要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照顾,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下一篇: 蛀牙不疼就不用治?拖延补牙的代价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新生儿科成立于2008年,新生儿病室总面积500平米,普通床位24张,NICU床位6张;医师15人,护理25人。每年救治新生儿约1500例,其中危重症患儿约200例。  自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以来,医院大力投入技术和设备,提升新生儿科的能力。近年来逐步开展了无创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腰椎穿刺、脐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输血、静脉营养、袋鼠式护理、新生儿换血等。可以诊治的病种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暂停、肺出血、重度贫血、新生儿重度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