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感受中医

2017-01-03 16:28:01 浏览次数:

  近来因为身体不适,按照自己的临床经验并没有什么诊断思路,很自然地想到了中医。这应该是自幼根植于内心潜意识里的信赖吧!

  接受了西医学习培训和实践多年,没想到中药实实在在在我身上发挥了药效。原来以为,中药是很慢的,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什么变化。这让我刮目相看。近年来,几乎无所不在被滥用的中成药,还有很多的“祖传秘方”,中医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度被扭曲了形象。完全否定中医的西医大有人在。一方面是全盘否定,一方面却仍然有患者的追随,中医到底什么情况呢?中午时分,大夫根本停不下来休息、吃饭,上午的号还没有看完,下午的号又开始挂了;还有几面墙挂满的锦旗,这不禁让人思考中医的魅力到底是什么。

  银白的头发,淡淡的表情,诊室飘散着淡淡的艾灸味道,这种氛围中的“望、闻、问、切”自是一番不同的感受。大夫号着脉,看舌苔,突然意识到平时是多么的忽略自己的身体——医生是否都是会这样,看尽世间百态,了解人群一切苦痛症状,本能地忽略自己的身体,至少不会强化自身的症状。忽视自己,是否是频频爆出医生猝死这种极端事件的根源?好可怕,幸亏是题外话,打住。——我想说的是,在大夫为我诊疗的过程中我突然感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患者,在接受医生的帮助。中医的博大精深在脉象上是最有体现的了。看看深奥的医古文描述,会让人对中医大夫肃然起敬。大夫的手指触感诊断,也远比听诊器、心电图让患者更能感知,因为它是有温度的。所以中医大夫说“忌食生冷油腻”,患者的依从性远高于我们的低盐低脂饮食宣教。

  中草药是中医的精华,大夫辩证思治,开出的草药方子是最具个体化特色的。因为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会拿到不同的处方。因为中医的诊治都关乎患者的虚、实,关乎气、血,关乎经络,它能兼顾到患者的每一个症状,安抚患者的每一点不适。看中医会让患者感觉自己是被尊重的,因为中医诊治始终把患者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更加重视患者本身的情况。在疗程内,大夫会根据症状的改变加减药方,这让大夫也变得非常独特。针灸和推拿,效果几乎立竿见影,患者的感受就更加切实了。所以中医的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症状改善了、病情好转了,患者的体会更加深刻。这也就是锦旗那么多的原因吧!

  可是,大家认可的中医、真正的中医那么少,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医大夫早已没有了过去中医那种慢悠悠诊病的风度,他们都在超负荷地运转,他们要在那么多排队的患者包围下保持清醒的思路、手法,还要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不乱了方寸,不能不说这是极大的透支,也是对大夫多么大的摧残呢。

  中医的传承,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状态下很困难;而相比之下,中医出徒更慢。给我看病的逯俭主任资历已经很深,已经是医院针灸科学科带头人。擅长针灸治疗脾胃病,过敏性鼻炎,失眠,痛经,中药治疗囊肿型痤疮等;尤其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风湿、皮肤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追随,在对神经系统性疾病(如中风、面瘫、偏头痛、不宁腿综合症等),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的治疗上颇具神功,患者人称“逯一针”。可他仍然不辞辛劳,坚持每周2-3次的“跟师”出诊,实属难能可贵!我想,要是他的徒弟也是这样,一代代系统地传承下去该有多好啊!

  中医又称为祖国医学。几千年以来,尤其是西医引进之前,传统医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健康延续的重要保障,它是那样独特、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展,需要严控大批量中成药的不断问世,需要在药材质量上严格把关、改进,需要中医怀着敬畏之心开具中草药,需要适当限制西医开具中成药。其实无论是中医的传承发展,还是西医的发张壮大,医学要造福大众,都需要医生静下心来,敬业、钻研,作为医生始终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保持一直学习的状态,一直走在提高学术水平的路上,就是患者的最大福音。

上一篇: 医患沟通,更要医医沟通

下一篇: 一杯热牛奶的问候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