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预防戊肝可以接种疫苗啦!

作者:刘伟芳 2024-02-22 09:31:14 来源:妇保科 浏览次数:

7.png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戊肝发病率逐年递增,已成为成人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因,病死率1%-5%,约为甲肝的10倍,严重影响着公众健康。【妇幼健康科普】

8.png

  感染戊肝后有什么症状?

  1. 感染戊肝后,一般发病急,通常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尿黄现象,少数患者可进展为严重肝功能损伤,甚至肝衰竭危及生命。

  2.戊肝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戊肝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主要为粪-口途径(病从口入),也就是说是一种吃出来的疾病。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追求新鲜口感,很多人喜欢食用生鱼片、生腌食品,涮火锅时“以防太老”吃没有涮熟的海鲜、肉片、动物内脏等。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及各种用具,当人们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之后,病毒就可能通过口腔进入人体。蛤、牡蛎、贝类、蟹等水产品可以携带戊肝病毒,如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鲜,就会给戊肝病毒可乘之机。除人之外,一些家养的动物也可以感染戊肝,如猪、牛、羊、鸡、狗等十余种动物都能感染,其中猪的感染率非常高,食用未煮熟的动物肉或肝脏等会增加感染风险。

  逢年过节,大大小小的聚餐活动不可避免,戊肝病毒更是防不胜防,尤其是经常在外用餐的人群,很可能就会在不经意的一顿聚餐中感染戊肝病毒!

  高危人群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专门制定的2022《戊型肝炎防治共识》,明确指出:对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集体生活者等高风险人群,以及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经常在外就餐、熬夜、抽烟、应酬饮酒较多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或者孕妇感染后症状大多较重,病死率较高。孕妇若是在妊娠期后三个月感染,病死率高达20%,对胎儿也有健康损害。

9.jpg

  戊肝怎么预防?

  1.戊肝的预防最关键是把住“入口关”。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杜绝生吃、半生吃肉类、肝脏类、贝壳类海产品,入口食物一定要煮熟烧透。在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熟厨具分开,在外就餐时注意选择卫生条件有保障的餐馆。

  2.预防戊肝的最有效方式是接种戊肝疫苗,建议16岁以上易感人群,如育龄期妇女、中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食品从业人员、大学生、经常外出就餐人员积极接种。重组戊型肝炎疫苗上市后,通过接种后0.7个月进行采血检测随访,接种重组戊肝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可达到99.86%。

  3.如何接种

  接种人群、程序及费用: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人群,为0-1-6个月的预防接种程序,全程接种三剂次,每剂次795元。

  接种时间:无需预约除节假日外每周二、三、四均可,上午8:00-11:00,下午:13:00-15:00。

  4.接种地点: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保健楼705室。

温馨提示:

  1.接种当日请您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医保卡。

  2.最近有身体不适,15天之内接种过其它疫苗(28天之内接种过狂犬疫苗)需推迟接种无需预约。

  3.如既往接种疫苗后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经评估后再确定是否可以接种。

  4.处于孕期、哺乳期或一年之内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暂不接种。

  5.接种禁忌: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其它凝血障碍者、对卡那霉素或其它氨基糖甙类药物有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6.接种后避免受凉和剧烈运动,清淡饮食、不饮酒。

上一篇: “儿童疫苗评估门诊”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提供接种保障

下一篇: 更年期不治疗,咬牙挺过去的危害你知道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