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 正文

诊断多动症的孩子是不是长大就好了?

作者:闫俊娟 2022-04-22 10:07:13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20422100151.jpg

  临床上,当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医生建议治疗时,父母经常会问“如果不治疗,孩子长大点是不是就好了?”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闫俊娟就来和您聊聊这个话题。

  【妇幼健康科普】

微信图片_20220422100153.jpg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病因不明。我国发病率是6.26%,男孩与女孩的比例是(4-9):1。多于学龄前出现,9岁时症状最为突出。主要表现是:与年龄不相符的,过度的多动,闲不住;明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和行为冲动。并且影响学习及社交等正常的社会功能。

微信图片_20220422100155.jpg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从小就多动,根本闲不住,登高爬低,调皮捣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貌似变得“稳当”了,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多动,以为多动症就好了,那么诊断多动症的孩子是不是长大就好了呢?其实这是存在误解的。

  首先,要明确多动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会有所不同。

  1.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过分活跃、行为冲动,招惹别人,甚至有攻击性。但由于学习任务不重,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被忽略。

  2.学龄期:虽然有些孩子在这个阶段,多动的表现随年龄增加在好转。但这个时期家长仍会经常被老师找,一方面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比如上课容易发呆、走神,小动作多;写作业、考试马虎大意;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甚至老师会叹息 “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成绩跟不上”;另一方面有的孩子同伴交往也存在问题,比如情绪容易冲动,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暴怒、甚至动手;不会控制情绪,比同龄人显幼稚。家长在这个时期也会头疼,一方面是老师常因各种“状况”请家长,另一方面自己也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自觉心力交瘁,比如写作业拖拉,不陪着写作业就磨蹭到很晚;经常把会的题做错;不但屡教不改,有时还跟家长对立、违抗,搞得家长时常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教育的很失败。

  3.成人期:关于“成人多动症”的概念最早是1980年美国提出。这是因为有些研究发现,多动症的影响会延续到成人期。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多动症约有50%的持续到成人期。这时多动的外在表现已不明显,但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仍然存在。比如做事不能注意细节,工作条理性差,效率低,经常频繁换工作或被辞退;经常存在冲动的表现,比如驾车常违反交通规则、发生交通事故;理财能力差;更多的婚姻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有研究显示有87%的成人多动症会至少共患一种其他的精神障碍,比如品行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依赖等。

  由此可见,尽管有些孩子多动减轻了,但并不意味着多动症“就好了”,或许只是变成了不同的表现方式。

  其次,有些孩子经过父母和老师早期进行规范的教育训练,行为及药物等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所以早期发现,及早的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参与,才能让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千万不可坐等孩子“长大就好了”,而应该是发现问题,及时寻找专业人员帮助,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符合他的综合治疗方案,这样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使其获得该有的发展!

上一篇: 胎儿脐带绕颈怎么办?记住超声科医生四点提示

下一篇: 治疗抽动症,中医有妙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