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孩子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作者:王芳 2021-05-21 11:05:08 来源:精神心理科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10521100736.jpg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见报道,在惋惜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家长也会觉得难以理解。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这么好,哪会有什么心理压力?平时孩子看上去活泼开朗,为什么就做出结束自己生命这样极端的行为?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青少年自伤甚或自杀事件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在孩子采取行动之前,有诸多的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很久,只是我们没有关注或者引起重视。青少年自杀远比大家想象的要更为常见,在美国自杀是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国内不同省市开展的研究,也表明约有10~30%的青少年有过自杀的观念。

微信图片_20210521100738.jpg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医生王芳指出,引起青少年自杀的因素非常复杂,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原因。而青少年的抑郁症往往表现的不是那么典型,和大家印象中应该是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等典型的抑郁表现,相反有一些儿童的抑郁症反而会表现得“充满能量”,表现出情绪激动、爱发脾气、和人打架、沉迷网络游戏等;还有一部分孩子会表现出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如头疼、腹痛呼吸困难等。对于有这些表现的孩子,家长也需要警惕抑郁症的可能性,建议尽快带到医院就诊排除。

  另外,对于儿童也需要警惕“微笑型抑郁症”。实际上有一部分的孩子会隐藏自己的抑郁表现,故做正常,即使是自己已经觉得不开心,感觉很累了,但由于怕父母担心、失望等,仍然会表现的表面开心,正常上学,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王芳医生介绍,在临床上我们也会接触到这样的孩子,表示他们会努力维持自己正常的状态,但经常会在夜里或一个人的时候偷偷地哭泣。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和孩子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也要反复地对孩子强调,不论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

  另外,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孩子任何和自杀相关的表达。有的家长会把孩子说出的感觉活着没有意识,我还不如去死这些话当做是孩子在开玩笑,或者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对家长的威胁,都没有当真。心理专家指出,实际上自杀观念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预警因素,孩子的任何自杀相关的表达都应该认真对待,认真倾听孩子产生这些想法背后的原因。如果家长自己不能很好地判断自杀的风险,可以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就诊,由专业人士评估风险。尤其是已经发生过服药自杀行为的,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此外,家长要警惕孩子的自伤行为。很多孩子在真正采取自杀行为之前,会有反复地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比如划胳膊、抠伤身体等。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上有划痕等,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引起重视并及早干预。

微信图片_20210521100740.gif

  学习成绩差、同伴关系不良、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往往也会增加青少年自杀的风险。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是青少年最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朋友较少或者是感觉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青少年会更容易感到孤独,自杀风险更高。而不善表达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更倾向于自己一个人解决,不懂得求助他人,也更容易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问题解决方式。对于有这样特点的青少年,建议学校老师和家长要重点关注,经常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上一篇: 整形外科专家让宝宝的耳朵“站起来了!”

下一篇: 新生儿黄疸持续不退 医生揪出背后的“元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