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 正文

“早立秋,凉飕飕”,应该这样“贴秋膘”

作者:李竞 2020-08-17 16:57:00 来源:中医科 浏览次数: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微信图片_20200817165817.jpg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8月6日至9日之间。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暑去凉来。立秋后虽然暑气一时难消,还留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早晚温差逐渐明显。此时,自然界中的阳气也开始从“长”向“收”转变。立秋节气的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储存能量做好准备。

立秋习俗

微信图片_20200817165828.jpg

  立秋时节“贴秋膘”是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古时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则称为“苦夏”,瘦了当然需要“补”,百姓们最熟悉的进补方法就是“以肉贴膘”。

  中医认为:“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立秋属长夏,故要淡补。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肥腻的食物,则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立秋养生

微信图片_20200817165839.jpg

  那么,立秋时节该怎样进行淡补呢?

  有的人以为,淡补就是要吃素。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像鸭肉、鹅肉、兔肉、甲鱼、鸡蛋等凉性肉蛋类就非常适宜在立秋之后食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的效果。

  当然,与肉类相比,蔬菜和水果的淡补效果更佳。如豆腐、莲藕、茄子、豆芽、丝瓜、黄瓜、冬瓜、扁豆、百合、银耳、梨、葡萄、甘蔗等清淡食物,具有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的功效。

  如今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身体营养一般不会出现亏空。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需要大补特补,适当多吃这些清补的食物,养生保健的效果更好。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脾胃虚弱的人则应少食用上述寒性食物,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微信图片_20200817165848.gif

  食疗方:八宝粥

  【材料】:百合、银耳、梨、花生、莲子、桂圆、红枣、红豆、葡萄干各50克,糯米100克,水适量。

  【调料】:冰糖适量。

  【制作】:①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倒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熟,取出备用。②花生、红豆、莲子、百合、银耳淘洗干净,分别用冷水浸泡变软,倒入锅中,加适量冷水煮至熟软。③倒入煮熟的糯米及桂圆、红枣、梨(去核切块)煮至浓稠状,再放入葡萄干和适量冰糖,搅拌均匀,接着煮15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滋阴降火、养颜润肺。

上一篇: 看看人体都需要哪些微量元素

下一篇: “秋老虎”发威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千万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