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家暴的孩子 心理受伤有多深?
在日常生活中,气头上的两口子只顾着嘴巴上肆无忌惮地喷啊喷,双方各不相让、针锋相对,完全忘了一旁孩子的存在。直到孩子发出超级尖锐的喊声,他们这才“休战”。有一句话总结很到位:父母吵架,不管谁赢,输的永远是孩子,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确对孩子伤害很大。
目前,大家对于家庭暴力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了解到家庭暴力不仅针对身体的暴力,精神上的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形式。
根据我国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当家庭暴力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将关注点集中到被家暴的一方,为他们提供援助,但是,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那就是儿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王芳医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给大家剖析家庭暴力对儿童所带来的影响。
谈到儿童和家庭暴力,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直接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比如对儿童进行的殴打、体罚、监禁、临时遗弃、性侵等。但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涉及到儿童的家庭暴力,就是儿童暴露于暴力关系中(exposure)。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并非直接作为被暴力伤害的对象,而是因为被暴露于家庭暴力关系中所受到伤害。在家暴的过程中,孩子或者作为家暴的“见证者”,直接目睹家庭暴力过程,或者间接暴露于家庭暴力,比如听到父母的打斗、争吵、妈妈的哭泣、看到一方被伤害后身体的淤青、家暴之后家里被毁坏的物品等。对于儿童而言,暴露于家庭暴力下的情况要比直接遭受家庭暴力常见得多,根据美国的一项电话调查显示,将近1/6的受访者曾被暴露在家庭暴力关系中。
暴露于家暴下同样会给儿童带来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更隐蔽而往往被忽视。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医生,王芳医生想和大家强调的是,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家暴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样的孩子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更容易患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暴力行为会在家庭中进行传递。“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暴露于家暴的孩子会学习父母的行为模式,采用暴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更容易出现暴力攻击行为,比如用攻击的方法去处理和同伴的冲突。家庭应该是孩子的安全港湾,只有拥有一个安全的基地,孩子才能够向外去探索世界,获得成长,因为他知道在外遇到困难时,永远有这样的一个温暖港湾,供他疗伤修复再次出发。但家庭内的暴力事件会摧毁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害怕、胆小,出现退缩行为,孤僻、拒绝上学,不能建立同伴关系等。暴露于家暴的儿童在成年后,建立亲密关系方面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王芳医生提醒大家,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父母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家庭琐事处理得好,就给了孩子最棒的生存教育,教会了他们沟通、启迪了他们的心智;教会了他们如何在成全别人的同时护住自己的底线;教会了他们如何欲取先予。心理专家呼吁:在处理家暴时,绝不应该因为儿童没有遭受暴力而忽略对他们的关注。对于所有家暴家庭的儿童都需要进行完善的心理评估,为孩子和照料者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上一篇: 儿童看个牙 为啥先拍片?
下一篇: 阴式和腹式超声哪个佳 听听专科医生咋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