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发高热惊厥,这份黄金指南请您收藏
夜深人静,本该是孩子安睡的时刻,你无意间摸到他滚烫的额头—体温直逼 39℃,正心急如焚地准备降温时,孩子突然双眼上翻、牙关紧咬,四肢僵硬地抽搐起来,甚至伴随短暂的意识模糊……这一刻,别慌!你遇到的,是婴幼儿期常见的“高热惊厥”。请立刻稳住心神,你的冷静与正确处理,是守护孩子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防线。
医生提醒,绝大多数高热惊厥是良性的,与体温快速升高相关,并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长期损伤。但错误的急救方式可能暗藏风险,这份经过临床验证的黄金指南,请务必收藏熟知,关键时刻能为孩子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发作后意识恢复快。
它并非“癫痫”,而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在发热状态下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暂时性现象。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绝大多数孩子会不再发作。
二、关键时刻,家庭急救“黄金法则”
当惊厥发生时,请务必保持冷静!您的每一个正确动作都至关重要。
YES!问
立即执行的“四要”原则--要做什么?
答
1. 要确保安全环境
迅速将孩子平放在地板上或宽敞的床上,移开周围坚硬的家具、玩具等尖锐物品,防止孩子在抽搐中碰撞受伤。
如果是在沙发上或高处,请立即平稳地转移到地面。
2. 要保持侧卧位
轻轻地将孩子身体平躺,头部偏向一侧。这个姿势至关重要,可以让口水或可能出现的呕吐物自然流出,防止唾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从而保证呼吸顺畅,避免窒息风险。
3. 要松开衣物
迅速解开孩子的衣领、腰带等过紧的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让他能自由呼吸。
4. 要记录时间
看时间:看一眼时钟,记住抽搐持续了多长时间。这是后续医生判断病情极为重要的信息。
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是全身抽搐还是局部抽搐?眼睛是什么状态?面色如何?持续了多久?如果可以,用手机录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这段录像对医生后续判断病情至关重要。
NO!问
严格禁止的“四不要”禁忌——不做什么?
答
这些错误做法,比抽搐本身更危险!
1. 不要强行约束
错误做法:用力按住或捆绑孩子抽动的肢体。
巨大风险:极易导致孩子骨折或关节损伤。
2. 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
错误做法:塞手指、筷子、勺子、毛巾等。
巨大风险:这是最危险、最错误的行为!惊厥发作时牙关紧闭,极可能导致孩子牙齿断裂、口腔损伤,而堵塞物掉入气道会引发窒息,后果不堪设想。
3. 不要掐人中
错误做法:用力掐按孩子的人中。
巨大风险:这不仅对终止惊厥无效,还可能因用力过猛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4. 不要摇晃或喂药喂水
错误做法:剧烈摇晃孩子试图唤醒他,或在抽搐时喂退烧药、喂水。
巨大风险:摇晃可能造成伤害;喂任何东西都会导致呛咳和窒息。
问
惊厥停止后——我该怎么做?
答
大多数高热惊厥会在1-3分钟内自行停止。
1. 安抚与观察:惊厥停止后,孩子通常会感到疲倦、想睡觉(发作后嗜睡)。让他安静地侧卧休息,在旁陪伴观察。
2. 寻求专业评估:即使孩子看起来完全正常了,只要是首次发作,都必须前往医院。目的是让医生明确诊断,排除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如脑膜炎等)
3. 家属可紧急呼叫120,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危险信号,不要等待,请立即拨打120!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以明确抽搐的根本原因。
· 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仍未停止。
· 抽搐结束后,呼吸依然困难或面色青紫。
· 短时间内反复抽搐(第二次发作)。
· 孩子表现出颈部僵硬、剧烈头痛等症状。
· 抽搐是由头部受伤、中毒等意外引起的。
· 这是孩子生平第一次抽搐。
· 抽搐结束后,意识长时间没有恢复。
温馨提示
患儿生病抽搐,请记住,您当时的冷静处理是给孩子最有力的支持。并将孩子及时送医,查找生病的根本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