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孩子身上的“神秘风团”,你真的了解吗?
当孩子颜面部、躯干、四肢皮肤突然浮现一片片边界清晰的风团状皮疹,瘙痒难耐,且在2-24小时内悄悄消失——这正是荨麻疹的典型症状。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本质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这个看似简单的皮肤病,实则病因相当复杂,约75%的患者,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难以明确病因。【妇幼健康科普】
以下是临床发现荨麻疹可能的诱因
● 药物 | 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血清、疫苗、类毒素、中药等。
●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 | 主要是动物蛋白,如鱼虾蟹、牛奶、鸡蛋等,少数与食物中的颜料、调味品、防腐剂和食物中的酵母、水杨酸等有关。
● 吸入物 | 如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真菌孢子、尘螨、甲醛等。
● 昆虫叮咬 | 蜜蜂、黄蜂等昆虫叮咬。
● 感染 |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肠寄生虫及幽门螺杆菌等。
● 系统性疾病 |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 其他 | 机械刺激、冷热及日光等物理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和内分泌改变。
风团来去匆匆,瘙痒难耐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通常很直观,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风团呈鲜红、苍白色或皮肤色,少数病例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可融合成片。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皮损反复发作,时起时落,以傍晚发作者居多。
如果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支气管及喉头受累,则出现咽喉发堵、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部分患儿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水肿。一般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多管齐下,控制症状
【病因治疗】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寻找和消除病因,如不能除去则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控制症状】
· 针对组胺及H1受体的治疗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有中枢镇静作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旋西替利嗪等,对组胺H1受体亲和力提高,无中枢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较低。
对于急性荨麻疹,去除病因,治疗上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发病急、皮疹广,有呼吸困难倾向者,立即应用1:1000肾上腺素肌肉注射,然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内服或静滴。对于慢性患者,一线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最小剂量维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甚至更长。二线治疗是对于一种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时,同时给予两种药物,可试用H1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联合应用。三线治疗是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应用环孢素、奥马珠单抗、雷公藤多甙片、口服糖皮质激素等。
·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也有一定的疗效。
慢性荨麻疹除极少数并发呼吸道或其他系统症状,多数呈良性经过,具有自限性,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但也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