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肛周脓肿长期不愈,原来是这一“异物”惹的祸!
近期,我院综合外科收治了一名肛周脓肿长期不愈的1岁患儿。该患儿以肛周红肿为首发症状,居家用药治疗无缓解后来到综合外科-儿童外科门诊找到张廷冲主任,张主任仔细询问家属患儿病史后考虑有吞食异物的可能,经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脓肿内有异物残留可能,证实了主任的判断。
针对患儿感染情况,张主任建议立即为患儿行脓肿切开引流+异物探查取出术。外科医生将肛周脓肿切开后,大量脓液流出,经仔细探查发现脓肿内“藏”有一片瓜子壳,可这瓜子壳是怎么进到孩子身体的呢?原来在手术前,朱林生医生通过和妈妈的沟通得知平常家人有爱吃瓜子的习惯,加上孩子又天性好动,趁家长不注意就把这小小的瓜子壳吞进了肚子。为了以防万一,术中还请了超声科医生再次确认无其他异物残留后才宣布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已平稳出院。
科普时间
01为什么孩子容易误食异物?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用嘴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在门诊会遇到不少因误吞硬币、纽扣电池、磁力珠、玩具零件等的儿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消化道异物发生在1-5岁儿童,其中纽扣电池、尖锐物、磁力珠危害较大。
02常见危险异物有哪些?
①纽扣电池:可腐蚀消化道,引发消化道穿孔。
②磁力珠:多颗磁铁可能吸住胃壁、肠壁,导致胃穿孔、肠梗阻或肠穿孔、腹腔感染。
③尖锐物(图钉、枣核、瓜子壳、鱼刺等):可能刺伤食道或胃肠道。
④硬币:若卡在食道需及时取出,进入胃部后多数可自行排出。
⑤玩具零件:如为不规则体,也容易造成消化道损伤。
⑥首饰:戒指、耳环、手链等亦容易被好奇宝宝误食,导致消化道损伤。
03发生误食异物,家长第一时间怎么做?
误食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需要家长高度重视,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时刻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①冷静观察:看孩子有无呛咳、呼吸困难(警惕气管异物)。
②了解现场: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多长时间了?保留相同异物样本方便医生判断病情。
③禁用“土方法”:如吞米饭、咽馒头、喝醋等,可能加重损伤!
④如果异物卡在喉咙或气管中,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进行海姆立克法急救(网上搜索相关视频,模仿着做,平时可以多练习练习),以排出异物。
⑤如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吞入纽扣电池、尖锐物、多颗磁力珠或不明异物,孩子出现持续哭闹、腹痛、腹胀、压痛或便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04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孩子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是关键。只要细心看护就会避免大多数的儿童意外伤害。
①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监管,避免让儿童接触小物件。
②加强安全教育,告知孩子哪些东西不能放入口中。
③在家中设置安全环境,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④定期检查儿童玩具和日常用品,确保无破损或易脱落的小部件。
⑤低龄儿童尽量不吃带壳坚果。
下一篇: 掌握这5点措施 让您轻松应对换季肌肤困扰